"旅次经寒食":我在旅途之中又逢寒食节,
"思乡泪湿巾":思念家乡的泪水沾湿了手巾。
"音书天外断":远方亲人的音信和书信像在天外一样断绝了,
"桃李雨中春":雨中的桃李正呈现出一片春天的景象。
"欲饮都无绪":想要饮酒却完全没有兴致,
"唯吟似有因":只能吟诗好像是因为心中有许多感慨。
"输他郊郭外":真羡慕那些在城外的人啊,
"多少踏青人":有那么多的人在尽情地踏青游玩。
五代南唐诗人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字有中,九江(今属江西)人。南唐昇元中曾与刘钧共游庐山国学。元宗时,仕于下蔡。后因双亲老病,上表请归家侍奉。后主时,任吉水县尉,乾德二年罢职。李中耽于诗作,成痴成魔,自谓“诗魔”。孟宾于称其诗“缘情入妙,丽则可知”“备多奇句”,辛文房《唐才子传》多摘其句,称之“惊人泣鬼之语”。代表作品有《春日野望》。著有《碧云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直接点明身处旅途之中恰逢寒食节,“思乡泪湿巾”则直抒胸臆,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乡而泪湿衣衫的情状,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情感基调。颔联:“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从侧面进一步渲染思乡之愁。诗人客居他乡,与家乡音信断绝,更添惆怅。而“桃李雨中春”描绘出一幅雨中桃李盛开的春日景象,以乐景衬哀情,强烈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颈联:“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细致地刻画了诗人的行为和心境。想借酒消愁却毫无兴致,只能通过吟诗来排解心中的愁绪,“似有因”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是吟诗的缘由,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主题。尾联:“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将自己的孤独落寞与城外踏青之人的欢乐热闹进行对比,通过羡慕他人能在寒食节尽情踏青游玩,突出了自己客居他乡的凄凉和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使思乡之情达到高潮。
上一篇:唐·李中《途中闻子规》
下一篇:唐·无名氏《题童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