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píng
yuè
·
·
tài
shān
jué
dǐng
chěng
wàng

朝代:清作者:陈去病浏览量:3
dēng
fēng
zào
shuāng
shǒu
mén
tiān
liàn
mén
xiāng
wéi
yǒu
bái
yún
sōng
tāo
ěr
pàn
líng
líng
dāng
nián
cuì
niǎn
céng
tíng
hào
dàng
shén
zhōu
yān
jiǔ
diǎn
qīng
qīng

译文

登上了泰山的顶峰,到达了极高的境地。仿佛伸出双手就可以触摸到那碧蓝的天空。家乡吴门的道路,就像一条白色的丝带那样遥远,被重重阻隔难以望见。只有洁白的云朵在山巅低低地掠过。松树被风吹动发出的像波涛一样的声音,在我的耳边清脆悦耳地响起。当年帝王出行的豪华车驾也曾在这里停留过。广阔无边、气势磅礴的神州大地,哪里才是它的尽头呢,俯瞰之下,那如同烟雾般的几座山峦,一片青葱翠绿。

逐句剖析

"登峰造极":登上了泰山的顶峰,到达了极高的境地。

"双手扪天碧":仿佛伸出双手就可以触摸到那碧蓝的天空。

"匹练吴门乡路隔":家乡吴门的道路,就像一条白色的丝带那样遥远,被重重阻隔难以望见。

"惟有白云低拂":只有洁白的云朵在山巅低低地掠过。

"松涛耳畔泠泠":松树被风吹动发出的像波涛一样的声音,在我的耳边清脆悦耳地响起。

"当年翠辇曾停":当年帝王出行的豪华车驾也曾在这里停留过。

"浩荡神州何际":广阔无边、气势磅礴的神州大地,哪里才是它的尽头呢,

"齐烟九点青青":俯瞰之下,那如同烟雾般的几座山峦,一片青葱翠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平乐·泰山绝顶骋望》是清代陈去病创作的词作。上阕以“登峰造极。双手扪天碧”开篇,极写登临泰山绝顶的豪迈气势,展现出直上云霄、手可触天的壮阔场景;“匹练吴门乡路隔。惟有白云低拂”,将目光投向远方,以“匹练”喻家乡之路,写出乡关遥远、归途阻隔之感,又借低拂的白云增添苍茫意境。下阕“松涛耳畔泠泠。当年翠辇曾停”,先以松涛之声营造清幽氛围,再借“翠辇曾停”追思往昔帝王登临之事,引发历史沧桑之慨;“浩荡神州何际,齐烟九点青青”,则将视角延展至广袤神州大地,展现出神州辽阔、山河壮丽的景象。全词以雄浑豪迈之笔,融登高揽胜、思乡之情与历史感怀于一体,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尽显词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与深沉的家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登峰造极。双手扪天碧”,开篇气势不凡,直接描绘出词人登上泰山绝顶的情景,仿佛能够伸手触摸到碧蓝的天空,“登峰造极”一词不仅形容了泰山的高峻,更体现出词人到达山顶后的豪迈心境。“匹练吴门乡路隔。惟有白云低拂”,由眼前的壮阔景象转向远方,“匹练”将家乡之路比作白色的丝带,然而却被阻隔,点明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惟有白云低拂”,以白云的低拂衬托出泰山的高耸,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空灵、悠远的意境,在思乡的惆怅中又有一种豁达的胸怀。下阕:“松涛耳畔泠泠。当年翠辇曾停”,先从听觉角度描写,松涛声在耳畔清脆作响,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由眼前景联想到过去,“当年翠辇曾停”,想起曾经帝王的车驾也曾停驻于此,引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增加了词作的历史厚重感。“浩荡神州何际,齐烟九点青青”,将视角进一步拓展,展现出神州大地的广阔无垠,“齐烟九点”描绘出远处山峦的朦胧之美,在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中,蕴含着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弘历《花园英莪门外猎场中有芍药二丛虽过花时而柯叶犹森郁可观盖百年外物也土人因名其地曰花园经过吟览因以命题》

下一篇:清·商景兰《忆秦娥 怀远,代人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