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百岁":人生不过百年,
"相去几何":算来又有几何。
"欢乐苦短":苦于欢乐的时光太短,
# 苦:犹言“无可奈何”。语本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忧愁实多":而忧愁实在太多。
"何如尊酒":何不带着一樽美酒,
# 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容器。,何如:一作“如何”。
"日往烟萝":每日往那烟萝叠翠的去处。
# 烟萝:烟雾苍茫、萝藤遍野的幽静之地。
"花覆茆檐":花朵覆盖着茅屋的草檐,
# 茆檐:茅草覆盖的屋檐。系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曰茆草。,覆:覆盖。
"疏雨相过":疏落的雨点伴我饮酒。
# 相过:偶相经过。,疏雨:小雨。
"倒酒既尽":樽中的美酒既已喝尽,
"杖藜行过":又手持杖藜从山路上走过。
# 藜:野生植物,质地坚韧,可以做拐杖。
"孰不有古":人生谁没有作古的一天,
# 古:死亡。,孰:谁。
"南山峨峨":只有那悠悠南山依然巍峨。
# 峨峨:形容高峻的样子。,南山:终南山。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诗品二十四则·旷达》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哲理诗。此诗描绘了生命的短暂与忧愁,同时体现了诗人放旷洒落、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通过尊酒自娱、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场景,以及南山永恒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和豁达情怀。
2. 分段赏析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两句开篇点明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一个“相去”字将生命的有限与时光的流逝联系起来,引发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这本是人生常态,但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为全诗奠定了哲理性的基调。“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两句进一步抒发了人生欢乐短暂、忧愁常多的感慨。一个“苦短”字突出了欢乐的短暂,而“实多”则强调了忧愁的普遍性。这两句语言质朴,却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矛盾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何如尊酒,日往烟萝。”两句描绘了诗人饮酒自娱、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一个“何如”字提出了解决人生忧愁的方式,而“日往烟萝”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两句语言清新,意境闲适,体现了诗人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花覆茆檐,疏雨相过。”两句通过“花”与“茆檐”的意象,描绘了田园的自然景色。一个“覆”字将花朵与茅檐融为一体,而“疏雨相过”则展现了雨后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这两句语言优美,画面感强,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喜爱与对自然的亲近。“倒酒既尽,杖藜行过。”两句展现了诗人饮酒尽兴、拄杖高歌的洒脱生活。一个“既尽”字表现了诗人饮酒的酣畅,而“行过”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这两句语言豪迈,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豁达情怀。“孰不有古,南山峨峨。”两句以南山的永恒为喻,表达了生命虽短暂,但自然长存、生活依然的哲理思考。一个“孰不有古”字点明了生命的普遍规律,而“南山峨峨”则展现了自然的永恒与壮美。这两句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为全诗增添了哲理性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