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细字写冰纨":阮大铖用小字把新歌恭录素绢上,
# 新歌细字写冰纨:弘光时阮司马以吴绫作朱丝阑书燕子笺诸剧进宫中。冰纨:洁白的细绢。
"小部君王带笑看":福王带着微笑观赏精彩的歌舞。
# 小部:指梨园、教坊演剧奏曲。
"千载秦淮呜咽水":千百年来秦淮河流淌着呜咽的流水,
"不应仍恨孔都官":不应再恨孔范还有人比他更突出。
# 孔都官:孔都官即孔范,作过都官尚书。他和江总俱是陈后主狎客,常在宫中纵饮作乐,以此误国。借指阿谀奉迎之臣。
清代文学家
王士祯(1634~1711?),清代文学家。字子真,一字贻上,早年自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卒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王士祯的诗兼学多家,长篇歌行师从韩愈、苏轼,气势雄远;七律或学李商隐,清微婉约,或学杜甫,气体深稳,意境开阔雄奇,风格苍健沉郁。最能表现其风格特色的是五、七言近体诗。其五言绝句辞藻清隽,风调温婉,以自然风韵见长;其七言绝句缥缈空灵,独标一格。其词学以《花间》《草堂》为正宗,延续“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继承李清照的本色说,欣赏神韵天然的艺术倾向。词风婉丽隽永,尤以小令为佳。他主盟康熙诗坛数十年,追随者甚众,与朱彝尊号称“南朱北王”。代表作品有《送陶季之潞州》《秦淮杂诗》《真州绝句》《浣溪沙·红桥》等。著有《渔洋山人精华录》《带经堂集》《渔洋诗话》《池北偶谈》《香祖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史诗。描写了南朝明史事,把南明奸臣阮大铖与六朝奸佞孔都官相联系,以古喻今,表达了对南明君臣荒淫误国的讥讽与愤慨,对兴亡更替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奸佞误国的强烈批判。
2. 写作手法
借古讽今:诗人借南朝孔都官因狎妓被贬之事,讽喻当朝。前两句“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写君王沉迷新乐、耽于逸乐之景;后两句以“千载秦淮呜咽水”的兴亡感慨,说“不应仍恨孔都官”,实则指出如今君王的荒淫,比孔都官有过之而无不及,借古事刺现实,含蓄有力。用典:“不应仍恨孔都官”一句巧用孔都官的典故。孔都官即孔范,是陈后主的狎客,常陪君主寻欢作乐,因荒淫误国。诗人在诗中提及此典故,并非真说不必恨孔都官,而是借他暗指当朝如孔范般误国的人,以古讽今,指责当朝者重蹈覆辙,让秦淮水千年呜咽,其荒淫比孔范更该被痛恨。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写阮大铖进献《燕子笺》等剧本,由戏班上演,“新歌细字写冰纨”见得新戏唱词工整抄在洁白绢上,既显戏文精致,又暗指这种享乐的奢靡;引得“君王带笑看”,“带笑”的神态直白展现其沉迷状态,两句合起来勾勒出南明君臣沉迷歌舞、寻欢作乐的场景,字里行间藏着讽刺,他们只顾酒色享乐,全然不顾国家安危,注定走向覆亡。后两句说秦淮河的流水呜咽着,满是悲愤,“千载秦淮呜咽水”赋予流水以情感,仿佛在为历史的悲剧哭泣;如今该憎恨的是误国的阮大铖,“不应仍恨孔都官”用“不应”转折,将矛头从历史的孔范转向当下的阮大铖,点明奸佞误国的历史重演,毕竟南明的阮大铖不就是另一个孔范吗?诗人借吊古伤今,流露出王朝兴衰更替的感慨,含蓄却尖锐。
4. 作品点评
诗人感叹时事、凭吊古迹时,常会流露出王朝兴衰更替的感慨。这种情感不算新鲜,但诗人没有直白地把其中的深意都说出来,而是通过提炼意象来表达,这样自然形成了冲淡典雅、清新温婉的艺术风格。
下一篇:清·冯班《有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