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éi
shāo
xuě
·
·
yuán
yuè
shí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xīng
qiú
yìng
chè
hén
wēi
tuì
méi
shāo
xuě
dài
huà
jīng
nián
bié
qiè
yào
xīn
huī
yōng
líng
huā
jiē
cái
qīng
zhēng
xiē
shàn
wán
réng
qiū
jié
tiān
gōng
jìng
fēng
liú
jué
jiào​​
kàn
é
méi
fàng
xiē
shí
quē

译文

彩灯(像星星一样)的光照亮了整个天地,梅梢的积雪竟在这一夜里微微地融化了一些。厕神紫姑正欲与人诉说多年的离情别绪,(月宫中的嫦娥)因偷食仙药飞升而心生悔恨(导致心灰意冷),懒懒地不愿揭开(像镜子般的)圆月。踏歌声(刚刚)响起,(象征仪式开始的)清亮的钲声就停止了。(月蚀结束,月亮重现时,像)一把洁白的细绢团扇,仍然像中秋时节(的月亮)那样明亮皎洁。都是因为天公的风流啊,为了看一眼月儿那弯弯的蛾眉,特地制造了这一次的月蚀。

逐句剖析

"星球映彻":彩灯(像星星一样)的光照亮了整个天地,

# 映彻:晶莹剔透的样子。,星球:一团团的烟火。

"一痕微褪梅梢雪":梅梢的积雪竟在这一夜里微微地融化了一些。

"紫姑待话经年别":厕神紫姑正欲与人诉说多年的离情别绪,

# 紫姑:传说中的厕神,又名作姑、坑三姑。传说紫姑为李景妾,因为大妇所妒,常被役为秽事,死后为神。

"窃药心灰":(月宫中的嫦娥)因偷食仙药飞升而心生悔恨(导致心灰意冷),

# 心灰:心如死灰,极度消沉。,窃药: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在西王母处得到不死神药,被他的妻作嫦娥盗走,食后成仙奔月。此事见《淮南作览冥训》,后人以窃药比喻求仙。

"慵把菱花揭":懒懒地不愿揭开(像镜子般的)圆月。

# 菱花:菱花镜。多呈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者。

"踏歌才起清钲歇":踏歌声(刚刚)响起,(象征仪式开始的)清亮的钲声就停止了。

# 清钲歇:指锣声停止,表示月食结束。钲,古代军中乐器,行军时敲击以节制步伐。古代习俗,认为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吃掉了,因而月食时敲锣以吓退天狗。,踏歌:传统的群众歌舞形式,舞蹈时相互搭肩或牵手,以脚踏地作为节奏。

"扇纨仍似秋期洁":(月蚀结束,月亮重现时,像)一把洁白的细绢团扇,仍然像中秋时节(的月亮)那样明亮皎洁。

# 秋期:指七夕,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期,故名。,扇纨:指纨扇,白色丝绢做的团扇。

"天公毕竟风流绝":都是因为天公的风流啊,

"教看蛾眉":为了看一眼月儿那弯弯的蛾眉,

# 蛾眉:形容女子细长的眉毛,此喻月食时部分明亮处。

"特放些时缺":特地制造了这一次的月蚀。

# 些时:一会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梅梢雪·元夜月蚀》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词作。上片融入神话传说描绘月蚀场景,“待话”二字,勾勒出紫姑在天上孤寂、急于到人间来的神态。下片展现月亮开始复圆的画面,月亮初现如秋月般皎洁的模样,此前因月蚀而敲击的锣声骤然停歇,抬头等待的众人欢声如雷,纷纷踏歌起舞。结尾称天公富有风雅意趣,更体现出诗人对月蚀这一奇特景观的称叹。全词充满人间烟火气,宛如一幅清新、风趣的民俗风情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存在不同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是康熙三年(1664)元宵夜,当时京城发生月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节令咏物词。描绘了元夜月蚀及复圆的过程,体现了月蚀奇观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自然奇景的赞叹及对民俗风情的生动记录。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星球映彻,一痕微褪梅梢雪”描绘元夜星空璀璨,梅枝上的雪痕渐渐淡去,营造出清朗而略带寒意的元宵夜景。“紫姑待话经年别”引入神话,紫姑急于诉说经年离别的情态跃然纸上,借传说人物的寂寞烘托月蚀时的独特氛围。“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化用嫦娥窃药的典故,以“心灰”“慵揭”刻画月蚀时月亮如嫦娥般慵懒失意、无心梳妆的状态,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情化想象。下片“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转向月蚀结束的场景:人们刚兴起踏歌,敲击的锣声便戛然而止,月亮重现如秋日团扇般的皎洁,以动态的民俗活动(踏歌、敲钲)与静态的月貌变化形成对比,展现从等待到欢庆的情绪转折。结尾“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些时缺”以拟人化笔调赞叹上天的“风流”,特意让月亮短暂缺蚀,既点明月蚀奇观的趣味,又流露诗人对自然造化的新奇感悟,全诗在浪漫想象与民俗风情的交织中收束,充满生活情趣与诗意美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纳兰希望妻子也像嫦娥一样自愧。

不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万寿祺《闻雁》

下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3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