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ǎn
jiù
shǒu

朝代:清作者:黄景仁浏览量:3
cóng
yīn
chén
qiǎo
rán
chūn
shān
dài
cǎo
yān
lèi
tiān
yuàn
sān
gēng
hèn
yóu
tíng
mián
yǒu
qīng
jiān
bié
liáo
jiāng
jǐn
liú
nián
shí
tuō
biàn
便
wēi
zhī
guò
bǎi
zhuǎn
qiān
huí
zhǐ
lián

译文

从此分别以后,你我音信全无,远望春山如同你的黛眉,但草烟迷漂,难见你的身影。自己因思恋情人眼泪比长洲苑三更的雨水还多,离恨使得人整夜不眠。哪有青鸟(信使)传递我们别后的相思(话语),姑且将恋情刻记在逝去的年华上。将来假如我经过你那里,你我都只能百转千回,徒然叹惜。

逐句剖析

"从此音尘各悄然":从此分别以后,你我音信全无,

# 悄然:指没有信息。,音尘:信息。

"春山如黛草如烟":远望春山如同你的黛眉,但草烟迷漂,难见你的身影。

# 黛: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常作妇女眉毛的代称。

"泪添吴苑三更雨":自己因思恋情人眼泪比长洲苑三更的雨水还多,

# 吴苑:吴地的园林,代指女子的新居。

"恨惹邮亭一夜眠":离恨使得人整夜不眠。

# 邮亭:旧时传递文书时停顿的处所。借指旅舍。邮亭一夜眠;化用宋人陶穀《风光好》词。据传宋臣陶榖出使南唐,驻留驿馆。南唐韩熙载命妓女秦弱兰伪为驿卒女;陶殼悦其颜色,因与相好,作《风光好》词,词中有“祇得邮亭一夜眠”句。

"讵有青乌缄别句":哪有青鸟(信使)传递我们别后的相思(话语),

# 别句:表达伤别相思之情的诗句。,缄:缄封。,青乌:应为相传为西王母使者的“青鸟”,因就平仄而改。,讵有:岂有,哪有。

"聊将锦瑟记流年":姑且将恋情刻记在逝去的年华上。

# 流年:如流水易逝的年华。,锦瑟:装饰华美的瑟。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一诗,主题说法不一,以“恋情”、“悼亡”之说居多,也有认为是回忆过去之作。黄景仁在这里是把它的主题当作“恋情”的。

"他时脱便微之过":将来假如我经过你那里,

# 微之:指唐诗人元稹,字微之。他曾撰传奇《莺莺传》(一名《会真记》),是一篇带自传性的小说。有人认为记中张生即元稹。莺莺后嫁郑生,元稹也另娶别人。,脱便:或许。脱:倘或,也许。,他时:他日,将来。

"百转千回只自怜":你我都只能百转千回,徒然叹惜。

# 百转千回:《莺莺传》载崔莺莺嫁人后,张生经过其居曾求见,崔不出见,潜赋一章,词曰:“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感旧四首(其四)》是清代黄景仁创作的七言律诗。首联以“春山如黛草如烟”的春景反衬别后音讯断绝的孤寂,明媚风光与人事凋零形成鲜明对比;颔联“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通过苏州旧苑的冷雨与驿站孤眠的场景,将漂泊愁思具象化为夜雨添泪、离恨扰眠的苦楚;颈联“讵有青乌缄别句”反用西王母青鸟传信典故,直指音书断绝的绝望,“聊将锦瑟记流年”化用李商隐《锦瑟》诗意,以瑟弦震颤凝固虚缈年华;尾联设想如元稹重访“崔莺莺”旧地般物是人非,以“百转千回只自怜”作结,将寒门士子的仕途困顿与情感创伤熔铸为永恒的怅惘。全诗以乐景写哀奠定基调,借典故虚实相生,既承袭李商隐朦胧用典的婉约传统,又以直抒胸臆展现清代寒士特有的情感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诗人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黄景仁以诗名世,与洪亮吉、孙星衍、赵怀玉、杨伦、吕星垣、徐书受并称“毗陵七子”。其诗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另作有一些爱情诗,缠绵悱恻;有些诗慷慨豪迈,如《少年行》等;刻画山水景物或人情事态的诗篇则写得细致生动。黄景仁亦有词名,长调多凄怆悲凉,其咏物词亦有特点。小令明白晓畅,亦多悲感凄凉之调,稍嫌直露。有《两当轩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这首诗多次用典,精妙含蓄。颔联“恨惹邮亭一夜眠”化用陶榖《风光好》典故,原指宋臣陶榖与秦弱兰在邮亭的艳遇,此处反写昔日缠绵反衬今夜孤眠,凸显现实困顿中的孤独凄凉;颈联“讵有青乌缄别句”反用西王母青鸟传信传说,以反问语气撕碎重逢幻想,直击音信断绝的绝望;“聊将锦瑟记流年”承袭李商隐《锦瑟》意象,原以瑟弦追忆华年,此处将虚缈恋情凝于弦柱震颤,暗合“侯门如海”的永恒阻隔;尾联“他时脱便微之过”暗引元稹《莺莺传》,借张生重遇崔莺莺却物是人非的结局,以“百转千回只自怜”作结。这些典故以乐衬哀、虚实相生,延续李商隐朦胧用典传统,更以寒士的酸楚直白区别于晚唐诗的隐晦幽深。

2. 分段赏析

首联“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以“音尘”代指书信音讯,“悄然”二字既点出别后音信断绝的冷寂,又暗含独对春山的孤寂。“春山如黛”将女子眉黛与苍翠山色相映,明丽春光反衬离别后的空茫;“草如烟”以草色迷蒙喻往事缥缈,乐景写哀更显物是人非的怅惘。颔联“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中,“添”字勾连泪水与夜雨,三更冷雨叠加离人泪,倍增凄楚;“吴苑”借苏州园林代指昔日欢会之地,强化今昔对比。“恨惹”化用陶穀驿亭艳遇典故,“邮亭”既指驿站孤宿的现实处境,又暗写往日缠绵反照今夜无眠,时空交错间尽显漂泊之苦。颈联“讵有青乌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反用西王母青鸟传信典故,“讵有”以反问语气道出音信断绝的绝望;“聊将”凸显借物寄情的无奈,化用李商隐锦瑟意象,将虚缈年华凝于瑟弦震颤。此处典故不显堆砌,反将无望相思与流年易逝交织,沉痛中见含蓄。尾联“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化用元稹《莺莺传》典故,设想未来重访旧地的场景。“脱便”二字暗含崔莺莺已嫁他人的宿命,即使偶然重逢也难续前缘。末句“百转千回”既呼应元稹故事中崔氏“万转千回懒下床”的绝望,又以“只自怜”作结,将前半篇的追忆、苦思尽数收束为顾影自伤,与首联“音尘各悄然”的孤绝之境形成首尾呼应。这种由现实困顿触发追忆、由追忆深化怅惘的情感递进,最终凝结为永恒的怅惘,恰似莎翁笔下“爱神惹人烦恼”的语句,将封建门第制度下的爱情悲剧推向极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五)》

下一篇:清·爱新觉罗·弘历《咏和阗玉丹台春晓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