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g
shī
èr
shí

朝代:清作者:仓央嘉措浏览量:3
qīng
chéng
měi
jìng
qún
fāng
pǐn
míng
dòu
jiǔ
shàn
huān
chǎng
gòng
qīng
qīng
liǎng
xiāng
yuè
hún
guī
xiāng

译文

在那群芳争艳之中,她以倾城之美独领风骚,她在欢场中品茶饮酒,姿态万千。本想与心上人两情相悦、长相厮守,却不料,其芳魂竟早早飘向了那天际的帝乡。

逐句剖析

"倾城美色竞群芳":在那群芳争艳之中,她以倾城之美独领风骚,

"品茗斗酒擅欢场":她在欢场中品茶饮酒,姿态万千。

"欲共卿卿两相悦":本想与心上人两情相悦、长相厮守,

"不期魂魄归帝乡":却不料,其芳魂竟早早飘向了那天际的帝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情诗其二十四》是清代诗人仓央嘉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刻画了一位倾城美人的风姿与才情,通过欢场盛景与生命骤逝的强烈对比,抒发了对美好易逝的深沉哀叹,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无奈感伤。语言质朴却意蕴悠长,首句以夸张手法凸显其绝世容颜,次句展现她于交际场中的洒脱与魅力。后两句笔锋陡转,“欲共卿卿两相悦”直抒相守之愿,而“不期魂魄归帝乡”却以“不期”道出命运无常,暗示红颜早逝的悲剧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藏族僧人、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1683~?),藏族僧人、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生于今西藏门隅地区。幼时当过牧童,深受民间歌谣的熏陶。15岁时,被认定为转世灵童,入布达拉宫学习佛教经典、诗歌和历算。其诗歌内容具有写实性、情感性、哲理性等特点,成功采用民歌形式创作情歌,推动了民歌发展,使“谐体”民歌成为藏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歌形式。后人选出六十余首辑成《仓央嘉措情歌》流传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倾城美色竞群芳,品茗斗酒擅欢场”两句,描绘了诗中女子的风采。“倾城美色”直接点出她容貌极美,足以与世间众芳相争;“品茗斗酒擅欢场”则展现出她在社交场合中的从容自在,无论是品茶还是斗酒,都十分擅长,尽显活泼洒脱的性情。这两句从外貌到才情,勾勒出一个鲜活动人的女性形象,也为后文的情感发展铺垫了基础。“欲共卿卿两相悦”一句,转入诗人的情感表达。“卿卿”是亲昵的称呼,传递出诗人对女子的爱慕之情;“两相悦”则直白地表达了他渴望与对方心意相通、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情感真挚而热烈。“不期魂魄归帝乡”作为结尾,急转直下,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不期”意为未曾预料,“魂魄归帝乡”指生命的终结。诗人满心期待与心上人相守,却没料到对方突然离世,之前的美好愿望瞬间落空。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首诗的情感从热烈的期盼跌入深沉的悲痛与遗憾,余味悠长,引人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86》

下一篇:清·石达开《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