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虞美人·秋夕信步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chóu
hén
mǎn
rén
shěng
shī
湿
láng
gān
yǐng
xián
jiē
xiǎo
bèi
huāng
liáng
hái
shèng
jiù
shí
yuè
zài
xiāo
xiāng
qíng
zhuǎn
shì
duō
qíng
lèi
róu
cháng
suì
hóng
jiān
xiàng
gòng
dēng
qián
shǒu
wèi
shū

译文

愁绪像落叶一样撒落满地,而这愁绪却无人能够理解,露水打湿了竹叶的影子,我孤零零地站在空荡的台阶上,只有旧时曾共同照耀着我们的斑竹月色能安慰我的心绪。我宁愿让自己薄情寡义,不因多情而心累,阵阵歌声催得我柔肠寸断对着墙壁读你的信笺,不禁想起当初在灯前呼着热气暖手,为你书写心曲。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纳兰的这首词,有着他一贯的忧郁风范。上片斟月光为茗,看林梢轻影,无须整理的心事。随着殷殷低唤,拂去轻尘,来到眼前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纳兰小令中的白描总是十分动人。信步竹林间,满地竹叶恰似愁痕点点。纳兰词里这样的情境有很多,夜寒露重时独立小院,衣衫必是不足御寒的,心境也必是凄凉无依的。而在这里,词人也不绕圈子,自己说得清楚明白,闲阶小立倍荒凉,空荡寂寞的台阶显得十分荒凉。而下一句,纳兰却又隐晦了,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万千情意都浓缩在潇湘两字。潇湘喻指生死相隔。词句到了这里,纳兰的心迹也都铺显了出来,干言万语,还是悼亡。月亮还是当年的月亮,只是如今,它却孤零零照在一个人清冷孤寂的身影上。下片写万籁俱寂,已寐难眠,此时正是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是薄情吧,才会彼时那样不珍惜,是多情吧,才会如今这样放不下,生怕挂着笑的嘴角一垂下来,眼泪就会忍不住跟着倾泻而出。黯然神伤中,借黑夜盖住内心的忐忑不安。这首词里,正是最后一句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最牵人心,想起当年和她一起在灯前写字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其实何曾薄情,淡淡一句清言,二人缱绻深情便呼之欲出。故事完结,谢幕散场,但总有白纸黑字,文辞依然。从全词看,本词采用前写景后抒情的常用手法,即由眼前实景追忆曾经的情景。结句描写一细节,使小词顿生妙趣,意韵悠长,情趣悠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27》

下一篇:清·钱秉镫《水村即事示诸从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