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i
shī
èr
shí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浏览量:3
shì
féng
rén
jūn
kuáng
xiá
wēn
wén
zhào
rén
dǎn
qín
shí
yuè
sòng
qíng
lǐng
shàng
yún

译文

不是我每逢遇到人的时候就竭力地赞誉你,是你又狂放又侠义又温文尔雅。示人以肝胆就像秦时的明月那么亮,送给我的友情又像山岭上的白云那么多。

逐句剖析

"不是逢人苦誉君":不是我每逢遇到人的时候就竭力地赞誉你,

# 苦誉:竭力赞美。苦,竭力;尽力。

"亦狂亦侠亦温文":是你又狂放又侠义又温文尔雅。

# 温文:性格温和,文质彬彬。

"照人胆似秦时月":示人以肝胆就像秦时的明月那么亮,

# 秦时月:秦代的月亮,这里指诗人与好友肝胆相照。

"送我情如岭上云":送给我的友情又像山岭上的白云那么多。

# 送我情如岭上云:别黄蓉石比部玉阶。蓉石,番禺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己亥杂诗(其二十八)》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真挚热烈的笔调赞美友人品格,前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对友人“亦狂亦侠亦温文”的由衷钦佩;后两句巧用“秦时月”与“岭上云”的意象作比,既展现友人光明磊落的肝胆,又寄托对其深厚情谊的珍视。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通过直率的表白与生动的比喻,将文人相重的真挚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龚自珍诗歌中率真豪迈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龚自珍久居京城,虽才华横溢、性情豪迈,却因遭时忌而不得志。适逢其父年迈,叔父龚守正(文恭公)又任礼部高官,按例需回避,遂于四月廿三日辞官南归。七月九日抵杭州,后赴昆山整修羽琌山馆以安置家眷。九月十五日北上迎取离京的妻儿,于河北固安接应。十一月二十二日携妻何吉云、子龚橙(昌匏)、龚陶(念匏)及女阿辛等南返,十二月二十六日(1840年1月30日)抵羽琌山馆定居。南归途中,龚自珍以诗抒怀,创作了三百一十五首七绝,总名《己亥杂诗》。此组诗成于道光十九年(1839),时诗人因受排挤,满怀忧愤离京,其间多与友人赠别,此首即为抒写友谊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赠友诗。诗中用“秦时月”和“岭上云”作比,写出了友人的豪爽侠义与温文尔雅,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知己的真诚赞美。全诗语言质朴,却生动勾勒出友人独特的性格魅力,流露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首联“不是逢人苦誉君”直接表明对友人的赞美并非虚言,颔联“亦狂亦侠亦温文”更是直截了当地概括友人的品格。比喻:诗中“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运用明喻手法,将友人的肝胆比作“秦时月”,情谊比作“岭上云”。这两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秦时月”突出友人光明磊落、肝胆相照的品格,暗示其品格如明月般高洁永恒;“岭上云”则表现友人情谊的深厚绵长,如同山巅之云般纯净悠远。

3. 分段赏析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开篇即以否定句式起笔,凸显赞美的真诚性。“苦誉”二字用得极妙,既表明自己并非刻意奉承,又暗示对友人的赞美已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后句“亦狂亦侠亦温文”采用排比结构,三个“亦”字层层递进,将友人豪放不羁的狂士风骨、见义勇为的侠义精神、温文尔雅的文人气质完美融合,寥寥七字便勾勒出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既避免了矫揉造作,又让情感表达得真挚动人。“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此联比喻精妙绝伦。“秦时月”之喻有三重深意:一是取其明亮皎洁,喻友人肝胆相照的赤诚;二是借“秦时”的历史厚重感,暗喻其品格如古月般永恒;三是以月之清辉普照,象征其人格魅力能感染他人。“岭上云”的意象同样耐人寻味:白云高洁,喻情谊纯净;山巅之云缥缈灵动,示情谊超脱世俗;而云之聚散无常,又暗含对情谊长存的期许。两个比喻一实一虚,相映成趣,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高士奇《记桃核念珠》

下一篇: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