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ē
shòu
寿
shū

朝代:清作者:袁枚浏览量:3
tán
róng
tiān
shēng
xiǔ
zhī
rén
ér
ruò
sūn
tuī
ér
zhī
xiǔ
zhī
chù
suǒ
wéi
yuān
yuān
ér
bēi
suǒ
wèi
xiǔ
zhě
fēi
zhōu
kǒng
ér
hòu
xiǔ
羿
zhī
shè
qiū
zhī
zhī
jiē
xiǔ
shǐ
使
dài
zhōu
kǒng
ér
hòu
xiǔ
zhòu
jiān
ān
yǒu
fēn
fēn
zhī
zhōu
kǒng
zāi
zhī
piáo
xiān
shēng
zhī
xiǔ
zhě
gāo
nián
fāng
gěng
gài
yǒng
rén
ér
lái
zhì
fǎn
tuō
chén
wén
gōng
gōng
jiǎng
xué
yún
yún
shì
ér
piáo
xiān
shēng
chuán
xiǔ
xué
zài
gōng
xíng
zài
jiǎng
shèng
xué
rén
xiān
shēng
néng
shù
rén
mín
shǐ
使
yāo
zhā
shì
kǒng
lǎo
ān
shào
huái
怀
zhī
xué
wèi
ér
xíng
xué
shú
shì
ér
shě
zhī
qiú
wén
gōng
xiàng
gōng
zhī
xiàng
gōng
jiè
zhòng
míng
gāo
ér
xiàng
gōng
zūn
shèn
lòu
jīn
zhí
dǎi
zhī
rén
ér
wèn
zhī
yuē
:“
:“
piáo
xiān
shēng
fēi
míng
?”
?”
suī
zhī
chóu
yòu
wèn
zhī
yuē
:“
:“
piáo
xiān
shēng
xué
?”
?”
suī
zhī
yǒu
rén
suǒ
gòng
xìn
zhě
zhuàn
xiān
rén
ér
rén
suǒ
gòng
zhě
zhuàn
xiān
rén
chéng
ér
xià
zhī
shuō
wéi
jīn
jīn
zhī
dào
zhī
yǒu
xíng
zhě
jīng
qiú
zhī
fēi
dào
mào
zhī
dào
liǎng
shī
zhī
wéi
yóu
fēi
yán
shén
nóng
shǐ
zhī
huáng
chāng
zhī
zhōu
gōng
shǐ
使
zhǒng
zǎi
lǐng
zhī
dào
tōng
shén
shèng
jīn
tiān
xià
jué
wéi
jiǎng
xué
liú
zhuǎn
wèi
jué
zhě
zhī
xiào
jiàn
míng
bǎi
rén
xué
zhī
jiǎng
cūn
jiē
shì
zūn
xiān
rén
bǎi
rén
zhī
shàng
ér
fǎn
jiàn
zhī
jiē
shì
zhī
zhōng
guò
bìng
xìng
mìng
wēi
ěr
shí
suī
shí
zhōu
chéng
zhāng
zhū
ér
xiān
shēng
néng
dāo
guī
huó
zhī
suǒ
xīn
zhé
ér
xìn
wéi
xiǔ
zhī
rén
wài
yǒu
àn
liáng
fāng
zhěng
rén
shòu
寿
shì
zhě
ér
chuán
yān
dāng
gāo
chū
chén
yán
wàn
wàn
ér
nǎi
huì
ér
xuān
gān
shě
shén
jiù
chòu
zài
xué
zhōng
wèi
zēng
wěi
ér
fāng
zhōng
zhuǎn
shī
zhēn
rén
bèi
zāi

译文

谈话议论岂可轻易!天生了一位不朽的人物,可是他的儿子或是孙子却一定要把他推入必然朽灭的地方,这就是我忧愤地悲伤的原因啊。所谓不朽的人与事物,并不一定光是周公、孔子这样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后弈的射技,弈秋的棋艺,俞拊的医术,都是可以不朽的。假使一定要等到出了周公、孔子这样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的话,那么古往今来的人间哪里能够有如此众多的周公、孔子这样的人呢!你的祖父一瓢先生,是一位不朽的医生,在活到高寿的时候不幸去世了。我正想着要收集记述他的概要事迹,用来使他永传不朽,可没想到你寄来的墓志铭中竟然没有一个字涉及医学,反而把他依附到了陈文恭先生讲论理学一类的事情当中什么什么的。唉!从此一瓢先生就要不被传扬了,要淹没了!任何学问都贵在身体力行,而不在于口头讲论。神圣的学问没有哪一种比得上仁学的了,先生能够凭着他的医术施爱于大众,使他们没有因病而早死的不幸,这就是孔子的“老人,要使他们晚年安心;年轻人,要使他们归向仁学”的学问啊,从自己的现实地位和情况出发去实践仁学,有什么比这更为高尚呢!那么何必舍弃这个去追求别的东西呢?然而,文恭,是位高官;你的祖父,是位平民,高官要是借助平民来抬高自己,名声就会很好;可是平民要是依仗高官来使自己也显得地位尊贵,就太浅薄了。如果拉住路上的人然后问他说:“一瓢先生不是名医吗?”即使你的仇人,也没有不同的意见。又问他说:“一瓢先生大概是位理学家吧?”即使你的亲人,也有不同的意见,你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实给先人立传,却用人们都怀疑的事实给先人立传,只怕是因于“技艺上的成就位次在下”的说法而去做那计较名位的事了吧?不知道技艺就是仁道中有实践特点的学术啊。精心地探求技艺,哪种技艺不属于仁道?表面上符合仁道,仁道和技艺两者都会被丢弃。医术作为一门技艺,尤其不能轻易谈论,神农氏开创了它,黄帝光大了它,周公让家宰兼管着它,其中的道理一直通向神圣的境地。如今天下的名医绝迹了,只有讲论理学这一类的人仍然没有绝迹的,原因是什么呢?医疗的效果会立即表现出来,所以名医在一百个医生中也没有一个;理学讲论之时没有依据,所以浅薄的儒生到处都是,你不把先人尊奉到百无一人的人物当中,却反而使他被贬低到了到处都是的人们当中,真是大错特错啊!我从前曾经患了病,生命已处于危险之中,那时即使有十位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这样的理学家又有什么帮助?可是先生独独能用一药物使我活命,这就是我从心里折服而且实在地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啊。料想此外一定有奇特医案和良方,可以用来救助世人,可以用来使世人长寿,要是记述下来并使之流传下去,定会高出程朱“语录”中的陈腐言论极其之多。可是你竟然忌讳而不愿宣扬,甘心舍弃你祖父神奇的医学成就而把他依附到臭腐的理学之中,这样,在理学界未必能够增加一个虚假的席位,但医学界却反而失去了一位真正的人物了。难道不荒谬吗!

逐句剖析

"谈何容易":谈话议论岂可轻易!

# 谈何容易:谓谈话议论岂可轻易。意谓薛雪子孙对薛雪的评价不可轻率。何容,犹言岂可。《汉书·东方朔传》:“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非有)先生曰:‘于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李善注:“言谈说之道何容轻易乎!”西汉·桓宽《盐铁论·盐铁箴石》:“贾生有言曰:‘恳言则辞浅而不入,深言则逆耳而失指,故曰谈何容易。’”

"天生一不朽之人":天生了一位不朽的人物,

"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可是他的儿子或是孙子却一定要把他推入必然朽灭的地方,

# 若:或。一说:若,其。

"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这就是我忧愤地悲伤的原因啊。

# 悁悁:忧闷的样子。

"夫所谓不朽者":所谓不朽的人与事物,

"非必周、":并不一定光是周公、

# 周:指周公。

"孔而后不朽也":孔子这样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

# 孔:孔子。

"羿之射":后弈的射技,

# 羿:后羿,善射。古代对羿的传说有三。第一、夏有穷氏之国君,因夏民以代夏政。以不修民事,为家臣寒浞所杀。见《左传·襄公四年》。第二、唐尧时十日并出,草木枯焦,羿射落九日。其妻姮娥,奔月为月神。见《楚辞·天问》。《淮南子·本经训》等。第三、帝喾的射师。见《说文》。

"秋之奕":弈秋的棋艺,

# 秋:弈秋,善弈(下棋)。《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俞跗之医":俞拊的医术,

"皆可以不朽也":都是可以不朽的。

"使必待周、":假使一定要等到出了周公、

"孔而后可以不朽":孔子这样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的话,

"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那么古往今来的人间哪里能够有如此众多的周公、

# 纷纷:众多貌。,宇宙:指时间和空间。《淮南子·齐俗》:“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孔哉":孔子这样的人呢!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你的祖父一瓢先生,

# 一瓢:薛雪的号。,大父:祖父。

"医之不朽者也":是一位不朽的医生,

"高年不禄":在活到高寿的时候不幸去世了。

# 不禄:古时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孔颖达注:“不禄,不终其禄也。”

"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我正想着要收集记述他的概要事迹,用来使他永传不朽,

# 永:使……长久。使动用法。

"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可没想到你寄来的墓志铭中竟然没有一个字涉及医学,

# 墓志: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此指墓志文稿。

"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反而把他依附到了陈文恭先生讲论理学一类的事情当中什么什么的。

# 陈文恭:陈宏谋,字汝咨,清代广西临桂人。累官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曾为苏省巡抚,卒謚文恭。早年治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五子之学,著有《培远堂文集》。

"呜呼":唉!

"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从此一瓢先生就要不被传扬了,

"朽矣":要淹没了!

"夫学在躬行":任何学问都贵在身体力行,

# 躬行:身体力行;亲身实践。《论语·述而》:“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宋·陆游《剑南诗稿·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在讲也":而不在于口头讲论。

"圣学莫如仁":神圣的学问没有哪一种比得上仁学的了,

# 仁:仁爱。动词。

"先生能以术仁其民":先生能够凭着他的医术施爱于大众,

"使无夭扎":使他们没有因病而早死的不幸,

"是即孔子":这就是孔子的“

"老安少怀":老人,要使他们晚年安心;年轻人,要使他们归向仁学”

# 老安少怀:《论语·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安,安宁。怀,归向。皆使动用法。

"之学也":的学问啊,

"素位而行":从自己的现实地位和情况出发去实践仁学,

# 素位:不居官位。

"学孰大于是":有什么比这更为高尚呢!

"而何必舍之以他求":那么何必舍弃这个去追求别的东西呢?

"文恭":然而,文恭,

"相公也":是位高官;

# 相公:丞相。明代废丞相职,清代因之。陈宏谋所任东阁大学士为文臣最高官职,位同前代之丞相,故云。

"子之大父":你的祖父,

"布衣也":是位平民,

"相公借布衣以自重":高官要是借助平民来抬高自己,

"则名高":名声就会很好;

"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可是平民要是依仗高官来使自己也显得地位尊贵,

"则甚陋":就太浅薄了。

"今执逮之人而问之曰":如果拉住路上的人然后问他说:“

# 逮之人:路人。指一般人。,今:犹“若”。如果。

"一瓢先生非名医乎":一瓢先生不是名医吗?”

"虽子之仇":即使你的仇人,

"无异词也":也没有不同的意见。

"又问之曰":又问他说:“

"一瓢先生其理学乎":一瓢先生大概是位理学家吧?”

"虽子之戚":即使你的亲人,

"有异词也":也有不同的意见,

"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你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实给先人立传,

# 传:为……立传。为动用法。

"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却用人们都怀疑的事实给先人立传,

"得毋以":只怕是因于“

"艺成而下":技艺上的成就位次在下”

# 艺成而下:谓技艺取得成就而居下位。《礼记·乐记下》:“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孔颖达疏:“艺成而下者,言乐师商祝之等艺术成就而在下也。”

"之说为斤斤乎":的说法而去做那计较名位的事了吧?

# 斤斤:拘谨的样子。此谓拘泥。

"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不知道技艺就是仁道中有实践特点的学术啊。

"精求之":精心地探求技艺,

"何艺非道":哪种技艺不属于仁道?

"貌袭之":表面上符合仁道,

# 袭:仿效。

"道艺两失":仁道和技艺两者都会被丢弃。

"医之为艺":医术作为一门技艺,

"尤非易言":尤其不能轻易谈论,

"神农始之":神农氏开创了它,

"黄帝昌之":黄帝光大了它,

"周公使冢宰领之":周公让家宰兼管着它,

# 冢宰:周代官名,为六卿之首。又称大宰。

"其道通于神圣":其中的道理一直通向神圣的境地。

"今天下医绝矣":如今天下的名医绝迹了,

# 绝:缺乏;贫困。《吕氏春秋·季春》:“振乏绝。”高诱注:“行而无资曰乏;居而无资曰绝。振,救。”

"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只有讲论理学这一类的人仍然没有绝迹的,

# 转:反而。

"何也":原因是什么呢?

"医之效立见":医疗的效果会立即表现出来,

"故名医百无一人":所以名医在一百个医生中也没有一个;

"学之讲无稽":理学讲论之时没有依据,

"故村儒举目皆是":所以浅薄的儒生到处都是,

# 村儒:指才学浅陋的文人。

"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你不把先人尊奉到百无一人的人物当中,

"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却反而使他被贬低到了到处都是的人们当中,

"过矣":真是大错特错啊!

"仆昔疾病":我从前曾经患了病,

"性命危笃":生命已处于危险之中,

"尔时虽十周、":那时即使有十位周敦颐、

# 周:指周敦颐,北宋理学家。

"程、":程颢程颐、

# 程:指程颢、程颐兄弟,两人同学于周敦颐,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

"张、":张载、

# 张:指张载,北宋哲学家。

"朱何益":朱熹这样的理学家又有什么帮助?

# 朱:指朱熹,南宋哲学家和教育家。

"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可是先生独独能用一药物使我活命,

# 刀圭:古时量取药末的用具。陶弘景《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此借代药物。一说,此指医术。

"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这就是我从心里折服而且实在地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啊。

# 心折:佩服。

"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料想此外一定有奇特医案和良方,

"可以拯人":可以用来救助世人,

"可以寿世者":可以用来使世人长寿,

"辑而传焉":要是记述下来并使之流传下去,

"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定会高出程朱“语录”中的陈腐言论极其之多。

# 语录:指二程与朱熹等人的《语录》。

"而乃讳而不宣":可是你竟然忌讳而不愿宣扬,

"甘舍神奇以就臭腐":甘心舍弃你祖父神奇的医学成就而把他依附到臭腐的理学之中,

# 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庄子·知北游》:“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神奇,此指薛雪的医术。臭腐,此指程朱等理学。

"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这样,在理学界未必能够增加一个虚假的席位,

"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但医学界却反而失去了一位真正的人物了。

"岂不悖哉":难道不荒谬吗!

# 悖:谬误。《荀子·王霸》:“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与薛寿鱼书》是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袁枚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深刻揭示了文化传承中的普遍困境:先贤的精神遗产常被后人曲解或忽视。作者以一瓢先生为例展开论述,这位医者的墓志铭竟避谈其济世医术,反而标榜空泛的讲学事迹。这种本末倒置的记载方式,将使先生“仁术济世”的实践智慧湮没无闻。文中犀利指出,一瓢先生悬壶济世的医疗实践,恰是孔子“老安少怀”思想的生命力呈现,远比那些脱离实际的语录更具传承价值。通过这一典型个案,作者既批判了当时社会重虚名轻实学的流弊,又构建起“医术即仁术”的价值判断,最终呼吁:真正的文化传承,应当聚焦先贤造福苍生的实践智慧,而非追逐浮华的名相。全文以“墓志记载之误”为切入点,层层推进至“文化传承之谛”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作者深邃的历史洞察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乾隆三大家”之一

袁枚(1716~1797?),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等,世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宁波)。乾隆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四十岁告归,于江宁小仓山筑随园。作为诗人,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其论诗主“性灵”说,强调“性情之外本无诗”,抨击程朱理学和儒家“诗教”。对诗歌创作,袁枚主张直抒性情,真率自然、清新灵巧,诗人应不为格律所拘。其所作古文、骈文亦纵横跌宕,自成一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今人辑有《袁枚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本文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羿之射”句,化用后羿射日的救世功绩,强调射术虽非儒家六艺核心,却因解决现实旱灾而被历史铭记,成为超凡技艺的象征,暗讽薛寿鱼“舍医从理”的荒谬。反问:连用“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之说为斤斤乎?”等反诘,层层递进。尤其质问“今执逮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时,借路人之口坐实薛雪医名,使薛寿鱼篡改祖父形象的行为显得尤为可笑。对比:以“医之效立见”与“学之讲无稽”对照,强调“十周、程、张、朱何益?”不如薛雪“一刀圭活之”的救治实效,用自身濒死获救的经历痛斥理学空谈。

2. 分段赏析

第一段开篇以“谈何容易”的强烈感叹破题,直指文化传承中的普遍困境,伟人后代常将祖先真正价值埋没。袁枚打破“唯圣贤可不朽”的成见,列举羿、弈秋、俞跗等技艺大家,说明“不朽”的多元可能。这种平民化的不朽观,与当时崇尚理学的风气形成鲜明对比。第二段以一瓢先生墓志铭为例,揭露“重虚名轻实学”的荒诞。名医墓志竟只字不提医术,反攀附理学官员讲学事迹,袁枚用“呜呼”的痛心呼喊,揭示这种记载将导致真正医术失传的后果。案例选择极具代表性,墓志铭的“一字不及医”与“反托讲学”形成尖锐反讽。第三段提出“学在躬行”的核心观点。一瓢先生用医术救人,就是实践孔子的仁爱思想。他反问:平民医生非要攀附官员来抬高身价,就像普通工人硬说自己是领导秘书,反而显得可笑。老百姓都承认他是名医,谁信他是理学家呢?第四段以亲身经历佐证,当年病危时“十周程张朱何益”的反诘,与“一刀圭活之”的实效形成震撼对比。结尾“甘舍神奇以就臭腐”的比喻,辛辣讽刺了重虚名轻实学的社会风气,呼吁抢救那些“可以拯人,可以寿世”的实践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90》

下一篇:清·陈维崧《夏五月大雨,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