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i
shī
bǎi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浏览量:3
shēng
huán
chóng
lèi
jīn
jiāo
jiāng
shàng
sāo
hún
zhāo
àn
rén
wèi
qīng
zūn
shì
míng
zhāo

译文

我庆幸生还,满怀欣喜地以酒祭奠金山与焦山,江上的诗人魂魄也值得招引追怀。倘若对岸的故友尚在人世,明朝便可举杯共饮,吟诵诗篇。

逐句剖析

"生还重喜酹金焦":我庆幸生还,满怀欣喜地以酒祭奠金山与焦山,

"江上骚魂亦可招":江上的诗人魂魄也值得招引追怀。

"隔岸故人如未死":倘若对岸的故友尚在人世,

"清樽读曲是明朝":明朝便可举杯共饮,吟诵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己亥杂诗(其一百五)》是清代龚自珍创作的七言绝句,属即事抒怀诗。诗中“生还重喜酹金焦”写劫后余生的庆幸,“江上骚魂亦可招”以“骚魂”寄寓情怀,后两句设想与隔岸故人“清樽读曲”的相聚情景。全诗借“金焦”“骚魂”等意象情景交融,既含历史追怀又有现实感慨,体现龚自珍诗歌深于情、善言理的特色,在凝练中见对家国的关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生还重喜酹金焦”:此句开篇直抒胸臆,一个“重喜”将诗人历经磨难后侥幸生还的极度喜悦之情袒露无遗。“酹”字点明诗人的动作,他怀着崇敬与感慨,欲以酒祭洒金山、焦山,这两山于他而言,或许承载着往昔的回忆、精神的寄托,又或是象征着在动荡时局中坚守的某种信念,借这一祭,抒发内心深沉复杂的情感。“江上骚魂亦可招”:“骚魂”一词巧用典故,联系屈原投江的故事,诗人漂泊江上,深感与屈原的境遇有相通之处,认为此刻于江上同样能凭吊、感召如屈原般的高洁灵魂。既展现诗人对先贤的追慕,也暗示所处时代的黑暗,让他在精神上寻求与古人共鸣,以慰藉心灵,为全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底蕴。“隔岸故人如未死”:在历经沧桑、生死未卜之后,诗人突然念及对岸故人,以假设之语“如未死”,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牵挂。这种不确定中的期盼,饱含着乱世中对温暖人情的渴望,也从侧面反映出时局动荡给人际交往带来的阻隔与不安,简单几字,将复杂情感蕴含其中。“清樽读曲是明朝”:诗人展望未来,想象着明日能与或许还健在的故人相聚,手持清樽,共赏词曲。“清樽”营造出闲适优雅的氛围,与前文历经生死、感慨时局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展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艰难时世中保留一份乐观豁达,使全诗情感有了舒缓的落脚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扈驾马兰峪赐观温泉恭纪十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