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一杯水":鲁国官人胸怀如一杯水那么小器,
"难容横海鳞":难以容纳横海而渡的鲸鱼。
# 横海鳞:巨鲸。
"仲尼且不敬":孔仲尼都受不到他们的尊敬,
"况乃寻常人":何况一般人呢。
"白玉换斗粟":白玉才换一斗粟米,
# 白玉换斗粟:“白玉”四句:言己历抵诸侯,却极不树意。
"黄金买尺薪":黄金之才只值一尺薪木的价钱。
"闭门木叶下":在树叶纷纷凋落的时候闭门而思,
"始觉秋非春":开始感觉秋天的萧条真比不上春天。
"闻君向西迁":听说你要调往西边弘农郡,
"地即鼎湖邻":那是邻近鼎湖的地方。
"宝镜匣苍藓":黄帝曾经在那里埋下宝镜,估计现在已经是匣生厚厚的苍藓,
# 宝镜:黄帝所用之镜。相传黄帝铸十五镜。
"丹经埋素尘":黄帝曾经在那里埋下丹经,估计现在已经白尘茫茫。
# 丹经:传说黄帝曾登王屋山授丹经。
"轩后上天时":黄帝骑龙上天的时候,
# 轩后:即黄帝。
"攀龙遗小臣":那些小臣们也想攀龙须而去,结果纷纷落地。
"及此留惠爱":那地方素有黄帝遗爱,
"庶几风化淳":或许可以使风俗教化回归淳朴。
"鲁缟如白烟":鲁国的丝绸白如云雾,
# 鲁缟:鲁地生产的白绢。
"五缣不成束":虽然五匹不是一整包装。
# 不成束:唐制,帛以十端为束,今只五匹,故云“不成束”。,缣:细绢。
"临行赠贫交":你临行把它赠送与我这个贫穷的朋友,
"一尺重山岳":一尺就重于泰山,何况五匹。
"相国齐晏子":相国齐晏子,给曾子送行,
# 相国齐晏子:“相国”二句:《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乎,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
"赠行不及言":赠言不赠物,我也给你赠送几句话。
"托阴当树李":种桃树李树可以夏天乘凉,
"忘忧当树萱":种植萱草可以忘忧,交朋友要交有德行有才华的。
"他日见张禄":如果有朝一日我发达了,一定会象秦朝宰相张禄一样,
# 他日见张禄:“他日”二句:《史记·范睢列传》载:魏中大夫须贾使齐,范睢从。贾疑范睢通齐,魏相使人答之,几死。后逃入秦国,为秦相,号曰张禄,而魏不知。魏闻秦将东伐韩魏,遣须贾使秦。范唯闻之,敝衣微行见须贾,须贾怜之,取一娣(厚缯)袍赐睢。后知张禄即范睢,大恐。范睢数其罪当死,然“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赦之。
"绨袍怀旧恩":不忘你的送衣袍之恩。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通过描写闭门时看到树叶落下,感受到秋天的萧索,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以及对时光变化的感怀。比喻:以“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把鲁国比作一杯水,把有才能的人比作横海的大鱼,形象地写出鲁地的狭小难以容纳有才能的人,暗示刘长史在鲁地不得志。
2. 分段赏析
诗开篇以“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将鲁国比作狭小的一杯水,把刘长史比作横越大海的大鱼,形象地表明鲁地难以容纳刘长史这样的人才,凸显其才能出众。又借“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连孔子在鲁地都不受敬重,何况普通人,表达对刘长史在鲁地未受重用的不平。“携手广陵岸,同舟上江津。欣然畅远情,言笑何相亲”描绘出诗人与刘长史携手同舟,一路上欣然畅谈,情谊深厚。“驿楼见万里,延首望归尘”则写出在驿楼分别后,诗人长久延颈遥望友人离去的方向,体现出对友人的不舍。“君其涉淮泗,绿竹助贞心”中,诗人借绿竹来劝勉刘长史要保持坚贞的品质。希望友人在前往新任职地的途中,以绿竹自勉,坚守自我。诗中多处用典,如“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用黄帝乘龙升天,小臣攀龙须的典故,表达自己与友人分别的不舍;“留侯将绮里,出处未为邻”以张良和商山四皓中绮里季的不同人生选择,暗示人生道路的差异;“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化用晏子送曾子的典故,传达出送别时深沉的情感;“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以范雎不忘故人绨袍之恩的故事,表明自己会铭记与友人的情谊,也期待友人能记得这份友情。这些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梅花动山意,野客不胜情”等句,借春草含绿、梅花绽放之景,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内心的感慨。春草有情、梅花动意,看似写景物,实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情与景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真挚而深沉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运用多种手法,既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肯定和未受重用的不平,又展现了送别时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未来的劝勉与期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上一篇:唐·耿湋《杂曲歌辞·凉州词》
下一篇:唐·白居易《送兄弟回雪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