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i
shī
shí
èr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浏览量:3
zhǎng
luó
xiōng
shì
guó
ēn
xiǎo
tuō
wàn
wàn
yán
cún
nián
jīn
kuì
shōu
cǎi
lái
kòu
kōng
shān
mén

译文

胸中满载历史掌故,这是国家的恩泽,我如小吏般奋笔疾书,留存万言著述。若将来我的作品能被国家典籍收录,我愿归隐空山,在夜雨中静候叩门之声。

逐句剖析

"掌故罗胸是国恩":胸中满载历史掌故,这是国家的恩泽,

"小胥脱腕万言存":我如小吏般奋笔疾书,留存万言著述。

"他年金匮如收采":若将来我的作品能被国家典籍收录,

"来叩空山夜雨门":我愿归隐空山,在夜雨中静候叩门之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己亥杂诗十二》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开篇“掌故罗胸是国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给予自身学识涵养之恩的深切感怀;“小胥脱腕万言存”则体现出诗人虽身份平凡却著述颇丰。后两句“他年金匮如收采,来叩空山夜雨门”,一方面表达了对自身作品能被重视、收藏的期待,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境。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蕴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国家的感恩,又有对自身才华未得充分施展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与自身的文学抱负。首句以“掌故罗胸”表现诗人胸中饱含历史知识,感念国家的恩泽,体现了他对家国历史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次句以“小胥脱腕万言存”自喻,用“小胥”这一形象展现自己奋笔疾书、留存万言的勤奋与才华,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自信。这两句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展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又凸显了其文学追求。“他年金匮如收采,来叩空山夜雨门。”这两句展望未来,同时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一句以“金匮”象征国家典籍或历史宝库,表达了诗人期待自己的作品能被后世收录、传世的愿望,隐含着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对未来的期许。后一句描绘了“空山夜雨门”的宁静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生活的憧憬,同时带有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孤独感。这两句虚实结合,既展现了诗人对文学成就的追求,又透露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三》

下一篇: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七十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