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孝臧晚年隐居苏州,往来于苏沪之间,写下不少感事抒怀之作。这首小令作于齐卢之战的第二年春季,词题中的黄渡乃地名,在上海市区西,靠近沪宁铁路。年秋,直系军阀、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为了争夺上海地盘曾在江浙一带展开混战,黄渡、浏河一线,是双方争夺的主要战场。上片记述沿途所见。起句过客能言隔岁兵,过客乃词人自指;隔岁兵,指发生在前一年的战事。开门见山,点明词旨。连村遮戌垒,断人行,戌垒指军队挖筑的工事、壕沟。词人沿途所见皆是闾里为墟,居民流散的破败景象,原先那些村屋房舍全被壕沟工事所掩没。断人行,指交通堵塞,道路不通。飞轮冲暝试春程,写此时刚刚通车。飞轮,当是指火车。冲暝,扣题面的晚字。春程点明时令。此句七字将题意晚过黄渡囊括已毕。结句回风起,犹带战尘腥,写景之中,包含词人对战事的愤懑和厌恶。腥乃血腥之气,可以想见当时枪弹纵横突飞,兵士死伤无数,流血漂橹,而沿途百姓无辜遭难,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下片,词人面对眼前荒凉的情景发出哀叹。日落野烟生,写老百姓流离失所。当太阳落山时,无家可居的人们在荒野点起了篝火。野烟与炊烟相对照,暗合上文连村遮戌垒句。荒萤三四点,淡于星,荒萤是指荒草里飞的萤火虫,此虫常常出没于丘坟墓地。这里暗示遍地都是死人的坟丘,不堪目睹。上句是写死人,下句再写活着的人。叫群创雁不成声,用哀鸿遍野之成语,采用比喻的手法,描绘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一派悲惨景象。尾句无人管,收汝泪纵横,是说面对这么多衣食无告、家破人亡的灾民,当局却不关心过问,抚恤赈济,实在太可悲了。末一句、充满同情与愤慨之情,直抒胸臆,毫无掩饰。当时报刊记载,黄炎培等进步人士为救济筹金,曾巡行战区,其报告书中有一节云:无辜良民死于战时之炮火,已属可怜,困于战后之焚掠,尤为奇惨。其间,如浏河全市,弥望瓦砾,方泰一镇,洗劫殆尽。流亡间有归来,无衣无食,垂涕悲号,全无人色,而骸骨转于沟渠。至少有六七百万人将因战事近于饥寒而垂毙。正可为此词之注脚。这首纪实性的小令,感情真挚深沉,境界高旷悲古,颇近杜少陵之诗史。它代表了朱孝臧晚年词作苍劲沉著,掩抑绵邈的风格。
上一篇:清·陈维崧《辽后妆台》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鹊桥仙·乞巧楼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