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花对足风流":能和你长相厮守我就该满足,
# 一枝花:喻其妻聪娘。
"何事人间万户侯":哪里还用来这官场明争暗斗。
"生把黄金买别离":为了利禄我将你留在异地,
# 买:导致。
"是侬薄幸是侬愁":只恨我无情无义不怪你心生怨愁。
# 侬薄幸是侬愁:意为其妾为其做官十分愁怨,他却毫无责备之意。
“乾隆三大家”之一
袁枚(1716~1797?),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等,世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宁波)。乾隆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四十岁告归,于江宁小仓山筑随园。作为诗人,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其论诗主“性灵”说,强调“性情之外本无诗”,抨击程朱理学和儒家“诗教”。对诗歌创作,袁枚主张直抒性情,真率自然、清新灵巧,诗人应不为格律所拘。其所作古文、骈文亦纵横跌宕,自成一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今人辑有《袁枚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主题为袁枚与聪娘的离别之情,围绕袁枚在三十二岁时迎娶聪娘,后因生计所迫离别聪娘远赴陕西任职的背景,以及他在旅途中对聪娘的深深思念。通过叙述袁枚与聪娘的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聪娘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2. 分段赏析
“一枝花对足风流,何事人间万户侯。”这两句诗以“一枝花”起兴,形容某人(很可能指诗人自己或诗人所爱的人)如花儿般美丽动人,风流倜傥,已经足够引人注目,为何还要去追求人间的权势与富贵(万户侯)?诗人通过对比“一枝花”的美丽与“万户侯”的权势,表达了对纯粹情感的珍视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人似乎认为,与所爱之人相守,享受平凡而真挚的情感生活,远比追求世俗的权势与富贵更加珍贵。“生把黄金买别离,是侬薄幸是侬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为了金钱而牺牲情感的无奈情境。诗人用“生把黄金买别离”来形容某些人为了黄金(代表物质利益)而舍弃了与亲人或爱人的团聚时光,导致别离的痛苦。诗人对这种为了金钱而牺牲情感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哀愁与不满。他用“是侬薄幸是侬愁”来反问,似乎在质问那些为了金钱而别离的人,是不是他们太薄情寡义,还是他们内心也充满了愁苦?
3. 作品点评
这是一封真诚的情书,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诗人对聪娘热烈的爱意。鲁迅曾说“书信是最真实、不加掩饰的文章”,读这首诗就能感受到“重性情”的个性,也可以想见,袁枚与聪娘来日的相见必定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似人间无数”。
上一篇:清·陈维崧《夜游宫·秋怀》
下一篇:清·董以宁《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