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éi
huā
shǒu
èr

朝代:清作者:张问陶浏览量:3
xián
yún
shēng
àn
xiāng
zhēn
dào
shí
fēn
qīng
zhuǎn
lián
táo
yán
bào
bīng
shuāng
yǒu
xìng
qíng
zèng
shī
nán
yīng
shù
shǒu
xiào
rén
zhī
míng
kāi
chí
cái
jué
chūn
fēng
nuǎn
xiān
tīng
liú
yīng
shēng

译文

(梅花)把一生寄托于野鹤相伴、闲云缭绕的幽境,那清幽的香气真是纯净到了极致。转而可怜桃花李花虽艳却失之浅薄,唯有梅花在冰霜中独自坚守,尽显孤高的品性。想为梅花赋诗却难描其神韵,只能怅然搁笔,可笑世人纵然庸俗,也知道争相称颂它的美名。梅花开放虽晚,却最早感知春风的暖意,它抢先聆听流莺的第一声啼鸣,独显敏锐与从容。

逐句剖析

"野鹤闲云寄此生":(梅花)把一生寄托于野鹤相伴、闲云缭绕的幽境,

# 野鹤闲云:野生的鹤,飘浮的云。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多用来代指隐居的高士。

"暗香真到十分清":那清幽的香气真是纯净到了极致。

# 暗香:清幽的香气。

"转怜桃李无颜色":转而可怜桃花李花虽艳却失之浅薄,

"独抱冰霜有性情":唯有梅花在冰霜中独自坚守,尽显孤高的品性。

# 性情:此指气节。

"赠我诗难应束手":想为梅花赋诗却难描其神韵,只能怅然搁笔,

"笑他人俗也知名":可笑世人纵然庸俗,也知道争相称颂它的美名。

# 名:指梅花的名气。

"开迟才觉春风暖":梅花开放虽晚,却最早感知春风的暖意,

"先听流莺第一声":它抢先聆听流莺的第一声啼鸣,独显敏锐与从容。

# 流莺:鸣声圆转的莺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梅花八首(其二)》为清代张问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里道尽梅花的清雅芬芳,相较之下,桃李反倒因过于俗气而失却美感。梅花能抵御严寒,这份天赋实属可贵。结尾两句暗含先苦后甜的哲理,言辞警辟,值得细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诗人,“性灵派三大家”之一

张问陶(1764~1814),清代诗人。字仲冶,号船山、蜀山老猿、药庵退守。遂宁(今属四川)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等职。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辞官后寓居苏州虎邱山塘。张问陶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被誉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与袁枚、赵翼并称为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他写诗、论诗都主张真性情、有个性,反对刻意新巧、模宋规唐。其纪游、写景、题画之作成就较突出,后期诗歌关心时务、民生,超越了以往性灵派诗人只表现个人才情、抒写一己悲欢之褊狭,得老杜沉郁顿挫之风。《晚晴簃诗话》称其诗“空灵沉郁,独辟奇境”。著有《船山诗草》《船山诗草补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野鹤闲云寄此生,暗香真到十分清”,以“野鹤闲云”勾勒梅花超脱尘世的栖居环境,“暗香”“十分清”则从嗅觉切入,将梅香的幽淡绝俗推向极致。颔联“转怜桃李无颜色,独抱冰霜有性情”以对比手法,借桃李的俗艳反衬梅花“独抱冰霜”的坚韧气节,“转怜”二字饱含对世俗审美的不屑与对梅的怜惜。颈联“赠我诗难应束手,笑他人俗也知名”笔锋一转,“赠我诗难”自谦才力不及,叹梅之高格难赋,“笑他人俗”则辛辣嘲讽世人虽附庸风雅却难知梅之真韵。尾联“开迟才觉春风暖,先听流莺第一声”极具哲思,“开迟”写梅不与群芳争春的从容,“先听”则赋予其先知先觉的敏锐,暗含“先苦后甘”“大器晚成”的人生智慧,将梅花孤高而豁达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张謇《雨中望上饶诸山云气》

下一篇:清·朱彝尊《忆少年·一钩斜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