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i
shī
shí
sān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浏览量:4
zhǐ
chóu
lǎn
shí
duō
suàn
qiān
sōu
céng
tài
cāng
wén
xié
lèi
pāng
tuó

译文

仅一条缆绳的拉纤需十人以上,计算下来千艘船过闸需数万人力。我也曾浪费过京城官仓的粮食,夜晚听到纤夫的号子声泪水如暴雨倾泻。

逐句剖析

"只筹一缆十夫多":仅一条缆绳的拉纤需十人以上,

"细算千艘渡此河":计算下来千艘船过闸需数万人力。

"我亦曾穈太仓粟":我也曾浪费过京城官仓的粮食,

# 穈:一作糜。

"夜闻邪许泪滂沱":夜晚听到纤夫的号子声泪水如暴雨倾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己亥杂诗(其八十三)》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一首诗,通过漕运劳工的悲惨境遇,批判清政府漕运制度的腐朽与对百姓的剥削。以“曾糜太仓粟”的愧疚,揭示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的割裂,体现龚自珍的仁者情怀。借具体场景折射晚清吏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深层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己亥杂诗(其八十三)》是龚自珍辞官后南北往返途中创作的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中的一首。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在诗中诗人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感时忧国、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写漕运劳役的触目惊心​​。“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以数字对比凸显劳役繁重——一艘船需十人拉纤,千艘船则需数万人力,暗讽清廷对民力的掠夺。“一缆十夫”具象化纤夫的艰辛,“千艘”则展现规模之巨,强化批判力度。后两句写知识分子的良知觉醒​​​​“我亦曾糜太仓粟”​​中“糜太仓粟”直指诗人曾食官仓俸禄,却未为民请命的愧疚。“夜闻邪许泪滂沱。”中“邪许”(纤夫号子声)以声衬情,夜闻哭声而潸然泪下,展现对底层苦难的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董士锡《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

下一篇:清·张謇《雨中望上饶诸山云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