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澄":小溪清澈见底,
"小桥横":小桥横在水上,
"小小坟前松柏声":苏小小坟前的松柏发出阵阵声响。
"碧云停":碧云停驻在空中,
"碧云停":碧云停驻在空中,
"凝想往时":凝神回想从前,
"香车油壁轻":她那油壁装饰的香车轻盈驶过。
"溪流飞遍红襟鸟":溪流上飞满了红襟鸟,
"桥头生遍红心草":桥头长满了红心草。
"雨初晴":雨刚刚放晴,
"雨初晴":雨刚刚放晴,
"寒食落花":寒食节里落花满地,
"青骢不忍行":连青骢马也不忍心前行。
清代学者、文学家,“浙西词派”的开创者
朱彝尊(1629~1709),清代学者、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朱彝尊与陈维崧、顾贞观并称为“词家三绝”,诗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其词推崇姜夔、张炎,标举清空醇雅,开创“浙西词派”。其诗宗唐而求变,作品风格多样。诗歌特点前期表现为苍凉慷慨,格调激越,后期为平和典雅、风格柔和。其古文具有叙述简要、语言雅洁的特点。代表作品有《卖花声·雨花台》《桂殿秋·思往事》《出居庸关》等。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明诗综》。
1. 分段赏析
上阕“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开篇三句勾勒出苏小小墓周边的景致。溪水清澈见底,小桥横卧水上,而在苏小小的坟前,松柏发出阵阵声响。“澄”字写出溪水的洁净透明,让人想见水底沙石可数;“横”字显小桥的古朴静穆,与溪流相映成趣。“松柏声”在寂静中尤为清晰,既添几分清幽,又带些许萧瑟,与“小小坟”相呼应,悄无声息地引出凭吊之情,让人于景物中感受到一丝怅惘。“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碧云停”叠用两次,写天上的碧云静止不动,仿佛也在驻足凝望这墓前景象,既状景之静,又暗合凭吊者驻足沉思的情态。由此自然转入“凝想往时”,思绪飘回往昔,想起苏小小当年乘坐的香车油壁是何等轻盈雅致。“香车油壁”是苏小小的标志性意象,关联着她生前的风流韵事与美好身姿,与如今墓前的寂静形成对比,在今昔对照中流露对逝者的追念。下阕“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描绘溪畔桥头的生机。溪流之上,红襟鸟(即知更鸟)飞遍各处;桥头岸边,红心草(象征爱恋的草)遍地生长。“飞遍”“生遍”展现出春日的蓬勃生机,红襟鸟的灵动、红心草的鲜艳,为这墓前之地添了几分鲜活色彩。而“红”色常与情感相关,此处或许暗合苏小小生前的多情,以眼前的生机与墓的孤寂相衬,更显人事已非的感慨。“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雨初晴”叠用两次,写雨后初晴的景象,空气清新,景物洁净。此时正值寒食节,落花遍地,一片凄迷。而连路过的青骢马(代指游人)都仿佛不忍前行。“寒食”本有祭扫之意,与凭吊氛围相合;“落花”添凄美之感。“青骢不忍行”以马的情态写人的心境,将对苏小小的怜惜与不舍融入其中,让这份追思更显真切动人。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扈跸霸州》
下一篇:清·朱彝尊《红娘子·袖薄吹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