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秋雨夕":萧瑟凄凉的秋雨之夜,
"苍茫楚江晦":浩渺迷茫的楚江一片昏暗。
"时见一舟行":不时能看见一叶扁舟在航行,
"濛濛水云外":那舟影渐渐消失在濛濛的水云之外。
清代文学家
王士祯(1634~1711?),清代文学家。字子真,一字贻上,早年自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卒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王士祯的诗兼学多家,长篇歌行师从韩愈、苏轼,气势雄远;七律或学李商隐,清微婉约,或学杜甫,气体深稳,意境开阔雄奇,风格苍健沉郁。最能表现其风格特色的是五、七言近体诗。其五言绝句辞藻清隽,风调温婉,以自然风韵见长;其七言绝句缥缈空灵,独标一格。其词学以《花间》《草堂》为正宗,延续“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继承李清照的本色说,欣赏神韵天然的艺术倾向。词风婉丽隽永,尤以小令为佳。他主盟康熙诗坛数十年,追随者甚众,与朱彝尊号称“南朱北王”。代表作品有《送陶季之潞州》《秦淮杂诗》《真州绝句》《浣溪沙·红桥》等。著有《渔洋山人精华录》《带经堂集》《渔洋诗话》《池北偶谈》《香祖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萧条”一词直接点明了环境的凄凉、冷落,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秋雨夕”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和氛围,秋雨之夜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愁绪。“苍茫”描绘了楚江的广阔和迷茫,“晦”表示昏暗,这两个词共同营造出一种昏暗、迷茫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悲伤、孤寂的基调。时见一舟行,濛濛水云外:“时见”表示不时地看见,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一舟行”描绘了一叶扁舟在江面上航行的画面,与前文的萧瑟、昏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濛濛水云外”则进一步描绘了扁舟的航行环境,水云濛濛,给人一种空灵、悠远的感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这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秋雨之夜楚江的独特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羁旅漂泊的感慨。
上一篇:清·乾隆《翠云屏》
下一篇:清·查慎行《青溪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