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ì
gǎn
shí
shǒu

朝代:清作者:曾国藩浏览量:3
wéi
zāng
wéi
liǎng
cuō
tuó
sāo
shǒu
qián
kūn
wàn
shì
pīn
tóng
pián
shì
shēng
nài
jiǎn
duō
pín
nián
zōng
suí
jué
bàn
guāng
yīn
bèi
xiá
lóng
quán
yín
zhù
wèn
zhuó
jiāo
tuó

译文

无论是褒扬还是批评,都在岁月中蹉跎而过,我挠着头,对着这天地间放声踏歌。世间万事我都想把它当作没用的脚趾头一样看待,可人生在世,无奈琐事如茧丝纠缠,难以挣脱。多年行踪随着世事变幻莫测,大半辈子的光阴都耗在了笔墨之上。匣中龙泉宝剑不住发出清吟,问你什么时候去斩杀蛟龙。

逐句剖析

"为臧为否两蹉跎":无论是褒扬还是批评,都在岁月中蹉跎而过,

# 蹉:一作磋。

"搔首乾坤踏踏歌":我挠着头,对着这天地间放声踏歌。

"万事拚同骈拇视":世间万事我都想把它当作没用的脚趾头一样看待,

# 拚:一作拼。

"浮生无奈茧丝多":可人生在世,无奈琐事如茧丝纠缠,难以挣脱。

"频年踪迹随波谲":多年行踪随着世事变幻莫测,

# 谲:一作活。

"大半光阴被墨磨":大半辈子的光阴都耗在了笔墨之上。

"匣里龙泉吟不住":匣中龙泉宝剑不住发出清吟,

"问子何日斫蛟鼍":问你什么时候去斩杀蛟龙。

# 子:一作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岁暮杂感十首(其七)》是清代曾国藩创作的诗作。此诗开篇流露对过往抉择难定、蹉跎岁月的感慨;继而表达对世间诸事纷扰、人生无奈的喟叹,以及对自身漂泊生活与时光消磨的怅惘;最后以匣中龙泉自比,抒发渴望一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全诗以深沉的笔调,呈现出诗人内心的纠结与壮志,展现了其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积极进取的精神,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为臧为否两蹉跎,搔首乾坤踏踏歌”两句开篇即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迷茫。“为臧为否”意即无论为人处世是好是坏,诗人皆觉自己在岁月中蹉跎徘徊,无所建树。“蹉跎”一词,精准地道出时光白白流逝,诗人内心满是无奈。而“搔首”这一动作细节,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对人生的思索,在苍茫乾坤之间,他踏歌而行,这“踏踏歌”既是其外在行为,也透露出一种试图在困境中自我排遣的复杂情绪。“万事拚同骈拇视,浮生无奈茧丝多”中,“骈拇”出自《庄子・骈拇》,原指脚趾连在一起,比喻多余无用之物。诗人在此处表示,试图将世间万事都看作如骈拇般无足轻重,以一种超脱、豁达的心态去对待。然而,“浮生无奈茧丝多”笔锋一转,叹人生如茧丝般纷繁复杂,诸多无奈纷至沓来,难以摆脱,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尽显,凸显出人生在世的身不由己。“频年踪迹随波谲,大半光阴被墨磨”两句是对自身过往经历的描述。“频年”说明多年来,诗人的踪迹如同随波逐流一般,漂泊不定,难以自主。“随波谲”形象地展现出其生活受外界环境左右,缺乏稳定与方向感。“大半光阴被墨磨”则感慨自己大半生的时光都消磨在笔墨之间,或忙于读书治学,或投身官场文书事务,体现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而自己在岁月中忙碌却又未能实现心中抱负。“匣里龙泉吟不住,问子何日斫蛟鼍”,“龙泉”指代宝剑,宝剑在匣中不住地低吟,仿佛在渴望一展锋芒。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龙泉剑以人的情感。“问子何日斫蛟鼍”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蛟鼍”常用来比喻世间的邪恶势力、艰难险阻,诗人借宝剑之问,表达自己内心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施展才华,披荆斩棘,斩杀“蛟鼍”,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一扫前文的迷茫与无奈,展现出一股昂扬向上的壮志豪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吴保初《乙巳游日本绝句》

下一篇:清·魏耕《湖州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