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íng
yuǎn
shì
shí
fāng

朝代:清作者:乾隆浏览量:3
suì
jǐn
hán
gēng
fēng
hòu
zhāo
jiū
gōng
xiá
shàng
xiāo
yáo
ruò
fēi
huá
biǎo
liú
míng
xìng
shuí
shí
yuán
róng
shì
liǎng
cháo

译文

边关的烽火台在寒夜依然戒备森严,守军日夜警惕着敌情,工匠们哪有闲暇逍遥自在,都在为修建石坊而忙碌。若不是这座华表上镌刻着姓名,谁会知道这位大将曾效力于两个朝代呢?

逐句剖析

"燧谨寒更烽候朝":边关的烽火台在寒夜依然戒备森严,守军日夜警惕着敌情,

"鸠工何暇尚逍遥":工匠们哪有闲暇逍遥自在,都在为修建石坊而忙碌。

"若非华表留名姓":若不是这座华表上镌刻着姓名,

"谁识元戎事两朝":谁会知道这位大将曾效力于两个朝代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宁远祖氏石坊》是清代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宁远祖氏石坊为吟咏对象,运用设问等手法,前两句描绘了祖氏在烽火警报中忙于军务、无暇逍遥的情景,后两句通过“若非华表留名姓,谁识元戎事两朝”的反问,点出石坊承载的历史意义,抒发了对祖氏历经两朝、功勋卓著却可能被淡忘的感慨。诗中语言平实,借石坊追溯往事,体现出对历史人物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1711~1799),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其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满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庙号高宗。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开博学鸿词科,主持编修《四库全书》。他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诗歌内容包罗甚广,古诗大气,律诗工整,绝句清灵。写诗多有率性而吟或不饰雕琢之处,但不少诗作也颇为讲究,尤其绝句颇有妙趣。他在作诗上,情钟老杜,步法韩愈,追摹东坡。作品有《如意湖》《苏堤春晓》《过蒙古诸部落》《萨尔浒》《辽阳怀古》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燧谨寒更烽候朝”起笔即见深意,燧火喻示边关警备森严,“寒更”二字既点时辰又暗含戍边艰辛。“鸠工何暇尚逍遥”承上作转,以反问语气道出工匠在战事频仍之际营建石坊之不易,其中“何暇”一词尤显营造工程之紧迫。后二句“若非华表留名姓,谁识元戎事两朝”乃全诗警策,前句假设,后句诘问,通过“华表”与“名姓”的意象组合,将石坊的纪功功能巧妙托出。“元戎事两朝”五字凝练概括祖大寿历仕明清的特殊经历,而“谁识”之问既流露对历史记忆易逝的感慨,又暗含对忠义气节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清无名氏《民歌》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于中好·咏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