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寒瘦著西南月":清寒中一弯纤细的残月清冷地悬挂在西南天际,
# 晓寒瘦著西南月:晓寒二句:意谓清晨天寒,西南天边斜挂着一弯凄凉的月影,漏壶声叮咚作响,燃尽的香烟仍在室内缭绕。瘦著,瘦削之意,月而为瘦,即谓弯月或月牙。著,用于形容词词尾,表示程度。
"丁丁漏箭余香咽":铜壶滴漏的声响里残余的熏香气息渐渐消散。
# 咽:咽,充塞、充满。汉刘向《新序·杂事》:“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漏箭:漏壶上的部件,形如箭,上有时辰刻度,随水浮沉,用以计时。
"春已十分宜":春光已然到了最适宜的时节,
"东风无是非":和煦的东风自在地吹拂,不惹人间是非纷扰。
"蜀魂羞顾影":杜鹃鸟羞于回望自己孤独的身影,
# 蜀魂羞顾影:蜀魂二句,此二句谓自己实在不愿去看那玉照上的形影,那形影是令人倍觉伤心凄冷的。蜀魂,指杜鹃鸟,传说此鸟是为蜀主杜宇(号望帝)之魂所化,春天日夜悲啼,蜀人称之为“望帝之魂”,亦称蜀魂。唐李商隐《燕台诗·春》:“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此处是以蜀魂自指。
"玉照斜红冷":斜倚的烛光将红梅身影投在冰冷的玉壁上。
# 斜红:指头上戴的红花。,玉照:照片之敬称。
"谁唱《后庭花》":是谁在远处吟唱着《玉树后庭花》,
#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曲,南朝陈后主所作。其曲旨是为赞美后主张贵妃、孔贵嫔的美色。后作为靡靡之音或亡国之音的象征。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这里是喻为凄凉之曲。
"新年忆旧家":新年的气息里,愈发思念远方的故园家邸。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写的是春夜将晓,春天已残。通过描写诗人在这幽凄孤独的氛围里,将美好的春光送去,表达了诗人心里的郁郁寡欢。
2. 分段赏析
上片:“晓寒瘦著西南月,丁丁漏箭余香咽”,描绘了春夜将晓时的景象,清晨天寒,西南天边斜挂着一弯瘦月,漏壶声叮咚作响,燃尽的香烟仍在室内缭绕。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入手,“晓寒”“瘦月”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丁丁漏箭”暗示时间流逝,“余香咽”则增添了一丝凄婉之感。“春已十分宜,东风无是非”,意为此时本应是春光十分宜人之时,可东风却不问是非,将美好的春光吹走。这里词人借对东风的埋怨,抒发了对时光流逝、春光易逝的惋惜与无奈之情。下片:“蜀魂羞顾影,玉照斜红冷”,“蜀魂”通常指杜鹃,此处可能是词人自比,言其羞于顾影,觉得自己孤独凄凉,面对玉照(可能是镜子或画像),看到斜插红花的自己,更觉清冷心酸。这两句通过对人物心理和神态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哀伤的情绪。“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以设问结尾,听到有人唱起《后庭花》这首亡国之曲,更是触动了词人的情思,在新年之际,不由得思念起故乡。点明了思乡这一主题,将词人内心的愁苦推向高潮。
上一篇:清·黄任《西湖杂诗》
下一篇:清·黄任《西湖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