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谢花成泥":西风吹落花朵,化作尘土,
"蜂蝶每向香尘泣":蜜蜂和蝴蝶常常对着散发香气的尘埃哭泣。
"情犹未了缘已尽":心中的情感尚未完结,缘分却已走到尽头,
"笺前莫赋断肠诗":在信笺前不要写下让人断肠的诗句。
藏族僧人、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1683~?),藏族僧人、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生于今西藏门隅地区。幼时当过牧童,深受民间歌谣的熏陶。15岁时,被认定为转世灵童,入布达拉宫学习佛教经典、诗歌和历算。其诗歌内容具有写实性、情感性、哲理性等特点,成功采用民歌形式创作情歌,推动了民歌发展,使“谐体”民歌成为藏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歌形式。后人选出六十余首辑成《仓央嘉措情歌》流传于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情诗,借西风落花、蜂蝶泣尘的自然意象喻指情缘的终结,表达了情感未了而缘分已尽的深切无奈与哀伤,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描绘与内心怅惘。
2. 分段赏析
“西风吹谢花成泥”一句描绘了西风吹拂下,花朵凋零并化作泥土的景象。一个“谢”字赋予了花朵以人的情感与姿态,仿佛它们是在无奈地告别枝头。“成泥”则直观地展现了落花的最终归宿,给人一种凄美、哀伤的感觉。西风作为自然界常见的力量,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暗示着爱情的消逝如同这落花一般不可避免,营造出了一种伤感的氛围。“蜂蝶每向香尘泣”中,“蜂蝶”是自然界中与花密切相关的事物,它们通常在花丛中飞舞、嬉戏,是美好与生机的象征。而此刻它们却对着“香尘”哭泣,“香尘”是落花化成的尘土,还残留着花朵的芬芳。蜂蝶的哭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它们的情感赋予了人类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它们对落花的不舍和哀伤。这一句通过蜂蝶的视角,进一步强化了落花的凄凉和美好消逝的悲哀,也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情犹未了缘已尽”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矛盾。“情犹未了”体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眷恋,即便知道缘分已经走到尽头,但心中的情感依然无法割舍。“缘已尽”则明确地指出了现实的残酷,两人的缘分已经耗尽,无法再继续。这种情感上的无奈和痛苦,是诗人对爱情无法圆满的深刻感慨,将那种爱而不得的悲伤展现得淋漓尽致。“笺前莫赋断肠诗”一句,“笺”通常指书信、诗笺,代表着诗人用来抒发情感的载体。“莫赋断肠诗”则是诗人的一种自我劝诫,他深知在这样的情境下,如果再写下断肠的诗句,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然而,这种劝诫恰恰反映出他内心的痛苦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即便想要克制,却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此句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推向了极致,令人动容。
上一篇: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下一篇:清·袁枚《消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