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丞相":吕丞相,
"眼欲穿":盼望的心情十分急切。
"钱枢密":钱枢密,
"兴已翩":兴致已经很高,意气风发。
"君有轻士心":您有轻视士人的心思,
"臣有制命权":臣子我有掌控自身命运的权力。
"命在我":我的命运掌握在我自己手中,
"不在天":而不是由上天决定。
"明日拂衣游华山":明天我就拂袖而去,到华山游玩。
# 明日拂衣游华山:旧注:潘云有激之言不觉至此谢云读至此亦可翩然而起矣。
明代文学家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祖籍茶陵(今属湖南)。居朝五十年,入阁十五年。以馆阁大臣领袖文坛,“天下翕然宗之”,形成以他为首的茶陵派,开“前七子”倡导复古之先河。其诗“出入宋元,溯流唐代”。他为文典雅流丽,试图以复古来扭转台阁体的流弊,主编《大明会典》《历代通鉴纂要》《宪宗实录》《孝宗实录》等。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续稿》等。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吕丞相,眼欲穿。钱枢密,兴已翩”,通过描写吕丞相盼望的急切和钱枢密的意气风发,展现出官场中不同人的状态。“眼欲穿”形象地写出吕丞相的急切,“兴已翩”则生动地表现出钱枢密的得意,二者形成对比,暗示官场的纷繁复杂。第五、六句:“君有轻士心,臣有制命权”,这两句诗中“君有轻士心”指出君主轻视士人的现象,表达了对君主行为的不满。“臣有制命权”则表明臣子不应被君主随意支配,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力,体现出诗人对自身地位和权力的维护。第七、八句:“命在我,不在天”,这两句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定了上天决定命运的观点。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掌控意识和对自由的追求,是一种自我肯定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末句:“明日拂衣游华山”,这句诗中“拂衣”这一动作表现出诗人的决绝,“游华山”则明确了归隐的方向。此句直接表明诗人要离开官场,归隐山林,体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全诗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