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íng
xiǎo
jǐng

朝代:明作者:沈周浏览量:3
yōu
tíng
lín
shuǐ
chēng
míng
liǎo
zhǔ
shā
píng
zhǐ
chǐ
shān
zhà
lái
máo
liū
yún
duò
zhú
shāo
yán
tóu
lěi
xióng
yàn
jiǎo
qiū
chóng
duàn
fēng
guāng
xiǎo
wéi
néng
qīng

译文

幽静的亭子靠着水,称得上是隐居的好地方,蓼草生长的小洲和沙滩在近处显得朦胧。山雨刚下起来,茅草上的水流得细微,溪上的云彩像要坠落,竹梢被压得低垂。屋檐上的旧窝住着雌雄燕子,篱笆脚下有秋虫和带着小鸡的母鸡。这段风光可以和韦应物、杜牧笔下的景致相比,怎会没有我这手持青藜杖的人呢。

逐句剖析

"幽亭临水称冥栖":幽静的亭子靠着水,称得上是隐居的好地方,

"蓼渚沙坪只尺迷":蓼草生长的小洲和沙滩在近处显得朦胧。

"山雨乍来茅溜细":山雨刚下起来,茅草上的水流得细微,

"溪云欲堕竹梢低":溪上的云彩像要坠落,竹梢被压得低垂。

"檐头故垒雌雄燕":屋檐上的旧窝住着雌雄燕子,

"篱脚秋虫子母鸡":篱笆脚下有秋虫和带着小鸡的母鸡。

"此段风光小韦杜":这段风光可以和韦应物、杜牧笔下的景致相比,

"可能无我一青藜":怎会没有我这手持青藜杖的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溪亭小景》是明代文人沈周创作的七言律诗。诗中借助“幽亭临水”“山雨溪云”等自然景象,描绘出溪畔亭台的隐逸风光,寄寓了作者远离官场、钟情田园的生活志趣。全诗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颔联与颈联对仗整齐,体现出沈周将诗歌与绘画融合在一起的艺术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绘画大师

沈周(1427~1509),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时从学于陈孟贤,博览群书,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终身未仕。沈周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大家”。其绘画成就颇高,擅长画山水。四十岁前多画小幅,作细笔,谨密中具浑成之势,人称“细沈”;后拓为大幅,笔墨坚实豪放,形成中锋为长、沉着浑厚风貌,人称“粗沈”。还兼工花卉、鸟兽、人物。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传世画作有《庐山高图》《仿董巨山水图》《沧州趣图》等。著有《石田集》《石田杂记》《江南春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天顺五年(1461年),沈周因不忍心强行征收赋税,致使家产耗尽,出狱后决心远离官场。诗里描写的“幽亭临水称冥栖”“篱脚秋虫子母鸡”等情景,和他辞官后在溪亭居住的经历有直接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介绍了溪畔亭台的景致,描绘了幽亭、山雨、溪云、雌雄燕、子母鸡等景物,体现了宁静的隐逸生活,营造了闲适的氛围,表达了作者远离仕途、寄情田园的志趣。

2. 写作手法

对仗:“山雨乍来茅溜细,溪云欲堕竹梢低”中,“山雨”对“溪云”、“乍来”对“欲堕”、“茅溜细”对“竹梢低”,句式整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细致地展现了景物特点。用典:“此段风光小韦杜”巧用唐代韦应物、杜牧的典故,原意是二人诗作多写山水田园、隐逸生活,作者借此说明此处风光可与他们笔下景致相比,强化了隐逸主题;“可能无我一青藜”巧用“青藜”典故,原指隐士所用之物,此处暗喻自己的隐士身份,呼应出世情怀。意象组合:“山雨乍来茅溜细,溪云欲堕竹梢低,檐头故垒雌雄燕,篱脚秋虫子母鸡”,诗中以“山雨”“溪云”等静态意象与“雌雄燕”“子母鸡”等动态意象相互搭配,构成动静结合的画面,让场景更显生动鲜活。化用:“此段风光小韦杜”,巧用唐代韦应物、杜牧的典故,韦应物、杜牧的诗作多涉及山水田园、隐逸生活等内容,作者在此化用二人典故,将眼前风光与他们笔下景致相联系,强化隐逸主题。

3. 分段赏析

首联“幽亭临水称冥栖,蓼渚沙坪只尺迷”,此联描绘出幽静的亭子依水而建,正适合隐居;蓼草丛生的小洲和沙滩在不远处一片朦胧。寥寥数笔勾勒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朦胧,为全诗奠定了隐逸闲适的基调。颔联“山雨乍来茅溜细,溪云欲堕竹梢低”,这一联细致刻画了山雨刚至时,茅草上的水滴细密;溪上的云彩仿佛要坠落,压得竹梢低垂的景象。精准捕捉景物瞬间状态,动静相衬,展现出作者对景物的敏锐观察力,体现了诗画相通的特点。颈联“檐头故垒雌雄燕,篱脚秋虫子母鸡”,描写屋檐下旧巢里栖息着雌雄燕子,篱笆边秋虫鸣唱,还有带着小鸡的母鸡。通过对动植物的描绘,呈现出充满生机的田园生活场景,凸显出生活的闲适与安宁。尾联“此段风光小韦杜,可能无我一青藜”,作者认为这里的风光可与韦应物、杜牧笔下的景致媲美,又以“青藜”自喻,表达了自己愿在此处安享隐逸生活的满足感。用典巧妙,强化了隐逸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唐时升《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

下一篇:明·胡缵宗《拟古(四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