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chóng
wéi
shēn
xià
chóu
táng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3
chóng
wéi
shēn
xià
chóu
táng
hòu
qīng
xiāo
cháng
shén
shēng
yuán
shì
mèng
xiǎo
chù
běn
láng
fēng
xìn
líng
zhī
ruò
yuè
shuí
jiào
guì
xiāng
zhí
dào
xiāng
liǎo
wèi
fáng
chóu
chàng
shì
qīng
kuáng

译文

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不信柔弱菱枝能经受风波摧残,是谁使芬芳桂叶在月露下飘香。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也无妨终生惆怅落个似醉如狂。

逐句剖析

"重帏深下莫愁堂":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

# 莫愁:古乐府中女子名。唐石城女子,善歌谣,嫁为卢家妇。泛指少女。此以喻所恋思的女子。,重帏:层层帘幕。帏:帐子、幔幕。

"卧后清宵细细长":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

# 细细:形容夜长。,清宵:静夜。

"神女生涯原是梦":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

# 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小姑居处本无郎":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 小姑居处本无郎:原注:古诗有小姑无郎之句。居处:居住。这里指生活。

"风波不信菱枝弱":不信柔弱菱枝能经受风波摧残,

# 风波:喻危难险阻。

"月露谁教桂叶香":是谁使芬芳桂叶在月露下飘香。

# 桂叶香:喻美好的品质。,谁教:谁使。

"直道相思了无益":即使相思全无好处,

# 直道相思了无益:直道两句:意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直道:即使,就说。了:完全。

"未妨惆怅是清狂":也无妨终生惆怅落个似醉如狂。

# 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中的第二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过漫长清宵,尽显孤独。“神女”“小姑”两句用典,暗示女子情感的虚幻与孤独。“风波”“月露”则以自然景象象征外界对女子的不公与打压。尾联直白道出明知相思无益,却仍甘愿惆怅的执着。写作上,善用典故与象征,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全诗情感真挚深沉,将女子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得细腻动人,充分展现出李商隐诗歌蕴藉的风格特点,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其笔下爱情的无奈与凄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无题》组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这组诗的创作缘由较为复杂且存在争议。一说清代的冯浩将第一首诗中的“垂杨岸”解读为“寓柳姓”,这里的柳姓指的是诗人的幕主柳仲郢,把“西南”解为“蜀地”,据此认为这组诗是李商隐“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从诗歌整体形象来看,联系李商隐的身世遭遇和他的其他作品,这组诗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如梦似幻、无所依托且横遭摧折的凄苦身世,其笔意空灵而概括,很多情感意在言外,极有可能寓含或渗透了作者自身的身世之感。像“神女”一联,鲜明地体现出李商隐在回顾往昔经历时,对于曾经辗转相依,最终却终归空无的状况有着无限的怅惘。“风波”一联,如果单纯看作描写女子的遭遇,似乎有些难以捉摸、不着边际,但从比兴寄托的角度去理解,却更容易领会其中深意。李商隐自身地位寒微,正如他在《祭徐氏姊文》中所写“内无强近,外乏因依”,在仕途上不仅没有遇到有力的援助,反而遭到了朋党势力的打击和压抑,所以他借菱枝遭受风波摧折,桂叶得不到月露滋润来抒发心中的感慨。并且他在托宫怨以寄慨的《深宫》诗中所写“狂飚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取譬与“风波”二句颇为相似(不过“清露”句与“月露”句托意正好相反),这也能够证明“风波”二句确实存在寄托之意。而另一说则认为,不论这组无题诗是否有寄托,都完全可以将其当作爱情诗来进行理解和赏析。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在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人际关系中艰难前行,这些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得这组无题诗内涵丰富,充满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抒情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和相思苦恋之情,展现了其孤独、哀怨、无奈等复杂情感,同时也可能寓含作者自身的身世之感。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和典故,如“神女”“小姑”“菱枝”“桂叶”等,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蕴藉。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首联“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借层层叠叠帷幔低垂的闺房和漫长的清宵之景,抒发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愁苦。用典:颔联“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巧妙运用巫山神女和清溪小姑的典故,委婉地表达出女主人公对浪漫爱情的向往或曾经的经历如梦似幻,以及如今独处无郎的寂寥与无奈。直抒胸臆:尾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直接表达出女主人公明知相思没有益处,却依然为相思而惆怅的执着与狂放,将情感推向高潮。

3. 分段赏析

首联“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从环境描写入手,“重帷深下”营造出幽邃宁静氛围,借景抒情,生动展现出女主人公所处闺房的静谧,同时“卧后清宵细细长”以直白语言描绘其深夜辗转难眠的状态,侧面烘托出内心的孤寂愁苦。颔联“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运用用典手法,借巫山神女和清溪小姑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出女主人公对往昔浪漫爱情或向往或经历的复杂情感,以及如今孤身一人的寂寥无奈。颈联“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采用象征手法,以菱枝象征女主人公的柔弱,风波象征生活磨难,月露难使桂叶香象征其无所依靠的幽怨,意象鲜明却又意味隐晦。尾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直抒胸臆,直接表明女主人公明知相思徒劳却依旧执着的情感,将情感推至极致,尽显其对情感的忠贞与痴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艳诗别调。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

# 义山最工为情语。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非义山其谁归?

清黄周星《唐诗快》

# 何焯曰:义山无题数诗,不过自伤不逢,无聊怨题,此篇乃直露本意。

清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

# 此以莫愁比所思之人也。

清胡以梅《唐诗贯珠》

# 此篇言相思无益,不若且置,而自适其啸志歌怀之得也。

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

# 此义山自言其作诗之旨也。重帏自锁,清宵自长,所谓神女小姑,即《楚辞》“望美人兮南浦”之意,非果有其人也。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 “梦”字承秋宵,“居处”承奠愁堂,“风波”承白水居处,“月露”承神女梦,“相思”总结上六句,“惆怅”“清狂”中说七句也。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觉欲界缠人,过后嚼蜡,即色即空之义也。

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

# 此种真沉沦悲愤、一字一泪之篇,乃不解者引入歧途,粗解者未披重雾,可慨久矣。

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下一篇: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