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帏深下莫愁堂":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
# 莫愁:古乐府中女子名。唐石城女子,善歌谣,嫁为卢家妇。泛指少女。此以喻所恋思的女子。,重帏:层层帘幕。帏:帐子、幔幕。
"卧后清宵细细长":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
# 细细:形容夜长。,清宵:静夜。
"神女生涯原是梦":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
# 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小姑居处本无郎":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 小姑居处本无郎:原注:古诗有小姑无郎之句。居处:居住。这里指生活。
"风波不信菱枝弱":不信柔弱菱枝能经受风波摧残,
# 风波:喻危难险阻。
"月露谁教桂叶香":是谁使芬芳桂叶在月露下飘香。
# 桂叶香:喻美好的品质。,谁教:谁使。
"直道相思了无益":即使相思全无好处,
# 直道相思了无益:直道两句:意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直道:即使,就说。了:完全。
"未妨惆怅是清狂":也无妨终生惆怅落个似醉如狂。
# 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抒情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和相思苦恋之情,展现了其孤独、哀怨、无奈等复杂情感,同时也可能寓含作者自身的身世之感。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和典故,如“神女”“小姑”“菱枝”“桂叶”等,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蕴藉。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首联“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借层层叠叠帷幔低垂的闺房和漫长的清宵之景,抒发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愁苦。用典:颔联“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巧妙运用巫山神女和清溪小姑的典故,委婉地表达出女主人公对浪漫爱情的向往或曾经的经历如梦似幻,以及如今独处无郎的寂寥与无奈。直抒胸臆:尾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直接表达出女主人公明知相思没有益处,却依然为相思而惆怅的执着与狂放,将情感推向高潮。
3. 分段赏析
首联“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从环境描写入手,“重帷深下”营造出幽邃宁静氛围,借景抒情,生动展现出女主人公所处闺房的静谧,同时“卧后清宵细细长”以直白语言描绘其深夜辗转难眠的状态,侧面烘托出内心的孤寂愁苦。颔联“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运用用典手法,借巫山神女和清溪小姑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出女主人公对往昔浪漫爱情或向往或经历的复杂情感,以及如今孤身一人的寂寥无奈。颈联“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采用象征手法,以菱枝象征女主人公的柔弱,风波象征生活磨难,月露难使桂叶香象征其无所依靠的幽怨,意象鲜明却又意味隐晦。尾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直抒胸臆,直接表明女主人公明知相思徒劳却依旧执着的情感,将情感推至极致,尽显其对情感的忠贞与痴狂。
# 艳诗别调。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
# 义山最工为情语。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非义山其谁归?
清黄周星《唐诗快》
# 何焯曰:义山无题数诗,不过自伤不逢,无聊怨题,此篇乃直露本意。
清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
# 此以莫愁比所思之人也。
清胡以梅《唐诗贯珠》
# 此篇言相思无益,不若且置,而自适其啸志歌怀之得也。
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
# 此义山自言其作诗之旨也。重帏自锁,清宵自长,所谓神女小姑,即《楚辞》“望美人兮南浦”之意,非果有其人也。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 “梦”字承秋宵,“居处”承奠愁堂,“风波”承白水居处,“月露”承神女梦,“相思”总结上六句,“惆怅”“清狂”中说七句也。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觉欲界缠人,过后嚼蜡,即色即空之义也。
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
# 此种真沉沦悲愤、一字一泪之篇,乃不解者引入歧途,粗解者未披重雾,可慨久矣。
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
上一篇:唐·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下一篇: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