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chūn

朝代:明作者:刘基浏览量:3
zuó
dōng
fēng
lái
chuī
mén
qián
liǔ
liǔ
huáng
wèi
quán
cǎo
gēn
qīng
yǒu
jiū
shàng
míng
quàn
cháng
chūn
jiǔ
bái
yán
chǒu
kāi
zūn
liáo
qíng
shuí
néng
shēn
hòu

译文

昨夜温暖的东风悄然吹来,吹拂着我家门前的柳树。柳芽才刚刚萌发,还没有完全变黄,而草根处却已透出青色。鹁鸠在屋顶上欢快鸣叫,仿佛在劝我品尝春天的美酒。我的头发日渐斑白,我的容颜也日益憔悴。打开酒樽,姑且饮酒来愉悦心情,又有谁能去计较身后之事呢。

逐句剖析

"昨夜东风来":昨夜温暖的东风悄然吹来,

"吹我门前柳":吹拂着我家门前的柳树。

"柳芽黄未全":柳芽才刚刚萌发,还没有完全变黄,

"草根青已有":而草根处却已透出青色。

"鹁鸠屋上鸣":鹁鸠在屋顶上欢快鸣叫,

"劝我尝春酒":仿佛在劝我品尝春天的美酒。

"我发日已白":我的头发日渐斑白,

"我颜日已丑":我的容颜也日益憔悴。

"开樽聊怡情":打开酒樽,姑且饮酒来愉悦心情,

"谁能计身后":又有谁能去计较身后之事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新春》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描绘了新春时节东风拂柳、柳芽初萌、草根泛青、鹁鸠鸣叫等景象,在展现新春生机的同时,又通过“我发日已白,我颜日已丑”表达出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以“开樽聊怡情,谁能计身后”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情绪。写作手法上,运用触景生情的方式,将新春美景与自身迟暮之感相结合;语言质朴自然,描写细腻。在刘基的诗作中,该诗体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独特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刘基(1311~1375),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字伯温,号犂眉公,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不久弃官隐居。明朝时应召,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赐归乡里。追谥文成。刘基与高启、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作品前期多表现人民苦难,抒发报国拯民之志;后期多歌颂承平和叹老伤怀。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不事绮靡。词作结集为《写情集》,以抒情言志为主,表达济世拯民的情怀。写景状物、摹山范水之作较少。散文成就在明初与宋濂并称,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风格古朴浑厚。主要作品有诗《感怀三十一首》,寓言杂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等。著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后皆被收入《诚意伯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昨夜东风来,吹我门前柳”:点明时间是昨夜,东风吹拂,吹到诗人门前的柳树。“东风”是春天的象征,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新春来临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新春的基调,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颔联“柳芽黄未全,草根青已有”:细致描绘新春景物。柳芽还未完全变黄,说明春天刚刚来临,柳树才开始萌发新芽;而草根已经泛青,生动展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特点。诗人通过对柳芽和草根的描写,从细微处体现新春的变化。颈联“鹁鸠屋上鸣,劝我尝春酒”:鹁鸠在屋上鸣叫,仿佛在劝诗人品尝春酒。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鹁鸠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也进一步烘托出新春的氛围,引出诗人的感慨。尾联“我发日已白,我颜日已丑。开樽聊怡情,谁能计身后”:诗人笔锋一转,由新春美景联想到自己。“我发日已白,我颜日已丑”直白地表达出对自己头发变白、容颜衰老的无奈与伤感。“开樽聊怡情,谁能计身后”则体现出诗人在这种感慨之下,选择开酒樽饮酒来愉悦心情,不再去计较身后之事的复杂心境,既有对人生短暂的无奈,又有及时行乐的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蔡羽《钱孔周席上话文衡山王履吉金元宾》

下一篇:明·唐寅《桑维翰铁研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