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án
yuán
xìng

朝代:明作者:张宣浏览量:3
sāng
qīng
càn
càn
liú
huā
chì
cháo
shì
rén
ài
yuán
lín
hào
dòng
měi
zhāo
yóu
jìng
guān
duō
yuán
guǒ
suí
shú
kān
zhāi
shàng
zhě
gōng
gān
zhǐ
liú
jiā
zhì
tán
shì
zhé
bái
sān
jìng
cháng
huāng
tái
hén
jìn
shí
lài
yǒu
shù
juàn
shū
kān
wèi
fēng

译文

桑叶茂盛碧绿,石榴花鲜艳如火红。我本是市井中人,却独爱这幽静的园林。爱动总招来过失,静观自然多有心得。园中果实累累,熟透了随意可摘。上好的果子供奉佳肴,次等的用来招待贵客。客人来访谈论俗世琐事,便举杯痛饮以应和。庭院小径长满荒草,青苔爬满石阶墙壁。幸而有几卷书册,足以慰藉风雨交加的夜晚。

逐句剖析

"郁郁桑叶青":桑叶茂盛碧绿,

"灿灿榴花赤":石榴花鲜艳如火红。

"余亦朝市人":我本是市井中人,

"爱此园林僻":却独爱这幽静的园林。

"好动每招尤":爱动总招来过失,

"静观多自得":静观自然多有心得。

"园果何离离":园中果实累累,

"随意熟堪摘":熟透了随意可摘。

"上者供甘旨":上好的果子供奉佳肴,

"次以留嘉客":次等的用来招待贵客。

"客至谈世俗":客人来访谈论俗世琐事,

"辄浮以大白":便举杯痛饮以应和。

"三径常荒芜":庭院小径长满荒草,

"苔痕浸石壁":青苔爬满石阶墙壁。

"赖有数卷书":幸而有几卷书册,

"堪慰风雨夕":足以慰藉风雨交加的夜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田园杂兴》是明代诗人张宣创作的诗作。诗的开篇“郁郁桑叶青,灿灿榴花赤”描绘出园林中桑树郁郁葱葱、榴花鲜艳似火的夏日景色,营造出充满生机的氛围。“余亦朝市人,爱此园林僻”则表明诗人身为尘世中人,对园林僻静环境的喜爱之情。接着“好动每招尤,静观多自得”,在动静对比间,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随后描写园果累累,“园果何离离,随意熟堪摘。上者供甘旨,次以留嘉客”,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中,将园果用于供奉长辈、招待宾客的情景。“客至谈世俗,辄浮以大白”刻画了与客人相聚,谈天饮酒的场面。“三径常荒芜,苔痕浸石壁”又描绘出园林小径荒芜、石壁布满苔痕的清幽之景。最后“赖有数卷书,堪慰风雨夕”表达出书籍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能在风雨之夜慰藉心灵。全诗以质朴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园林生活的悠闲惬意,表达了诗人对园林生活的喜爱以及从中获得的自得之乐,展现出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郁郁桑叶青,灿灿榴花赤”两句是描写园林的夏日景色。“郁郁”生动地描绘出桑叶繁茂、郁郁葱葱的样子,“灿灿”则形象地展现出榴花鲜艳夺目、火红灿烂的色彩。两个叠词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还将园林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夏日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奠定了清新明快的基调。“余亦朝市人,爱此园林僻”两句表明诗人的身份与心境。诗人直言自己本是生活在繁华闹市中的人,却对眼前园林的僻静之境极为喜爱。这一对比,凸显出园林环境与朝市的截然不同,也体现出诗人对喧嚣尘世的厌倦,以及对宁静园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好动每招尤,静观多自得”两句蕴含着生活哲理。诗人通过自我反思,道出好动容易招致过错,而静心观察能获得诸多感悟与乐趣。“好动”与“静观”形成鲜明对比,“每招尤”和“多自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反差,传达出诗人对处世之道的思考,也体现出一种自我反省、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园果何离离,随意熟堪摘”两句描写园林中的果实。“何离离”以反问的语气,强调园果数量之多、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让人仿佛看到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枝头的画面。“随意熟堪摘”则生动地表现出园果成熟后,诗人可随性采摘的惬意自在,尽显生活的闲适与美好。“上者供甘旨,次以留嘉客”两句叙述诗人对园果的处理。诗人将园中品质上乘的果实用来供奉长辈,稍次的则用来招待宾客,这一行为既体现出诗人对长辈的孝敬之心,又展现出他热情好客的品性,同时也反映出园林生活自给自足、充满人情味的特点。“客至谈世俗,辄浮以大白”两句描绘诗人与客人相聚的场景。当有客人来访时,大家一起谈论世俗之事,每到兴致之处,便痛快饮酒。“谈世俗”展现出友人相聚时交流的随意与亲切,“浮以大白”则刻画了众人开怀畅饮的豪爽之态,画面感十足,凸显出诗人与友人相处时的轻松愉悦、自在洒脱。“三径常荒芜,苔痕浸石壁”两句描绘园林的幽静景致。“三径”原指归隐者的家园,这里指园林中的小径,“常荒芜”表明小径少有人迹,凸显出园林的荒僻与静谧。“苔痕浸石壁”则细致地描绘出青苔在石壁上肆意生长蔓延的状态,“浸”字生动地写出了青苔生长的繁茂,进一步渲染出园林环境的清幽与孤寂。“赖有数卷书,堪慰风雨夕”两句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人感慨幸好有几卷书籍相伴,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能够依靠书籍慰藉心灵。“赖”字强调了书籍对于诗人的重要性,在孤独寂寞的风雨夜,书籍成为诗人精神上的寄托,体现出诗人对书籍的喜爱,以及通过读书获得精神慰藉的满足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王行《题画》

下一篇:明·巢松法师《秋日润兄过访苕霅之游(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