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jūn

朝代:明作者:王象春浏览量:3
shuò
máng
máng
jiē
chén
tán
chū
hàn
gōng
chūn
wèi
yāng
lìng
cuī
yóu
kǒng
jūn
wáng
yuǎn
rén

译文

北方的寒气茫茫一片,连接着胡地的沙尘,昭君弹奏琵琶,奏出汉宫春日的曲调。未央宫今夜催促着歌舞,宫中仍担心君王会想起远方的昭君。

逐句剖析

"朔气茫茫接虏尘":北方的寒气茫茫一片,连接着胡地的沙尘,

"琵琶弹出汉宫春":昭君弹奏琵琶,奏出汉宫春日的曲调。

"未央令夜催歌舞":未央宫今夜催促着歌舞,

"犹恐君王忆远人":宫中仍担心君王会想起远方的昭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昭君》是明代诗人王象春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王昭君出塞为背景,通过对比塞外荒寒与汉宫繁华,展现远嫁女子的孤寂心境。前两句描绘昭君在胡地弹奏琵琶的场景,乐声中的“汉宫春”暗含对故土的思念;后两句转写未央宫夜宴,以“犹恐”二字道出宫中刻意回避的心理。全诗语言凝练,意象对比鲜明,在短短四句中既勾勒出边塞风光,又暗含对宫廷生活的微妙讽刺,通过昭君的琵琶声与汉宫歌舞的对照,含蓄地表现了远嫁女子的哀愁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朔气茫茫接虏尘”:以“朔气”与“虏尘”开篇,勾勒出塞外苍茫荒凉的边疆图景。凛冽北风裹挟着胡地的沙尘,既暗示昭君所处环境的艰苦,又以“茫茫”暗写视野中无尽的孤寂感,为全诗奠定苍凉基调。“琵琶弹出汉宫春”:琵琶声与“汉宫春”形成强烈反差。胡地乐器的呜咽声中,竟流淌出故国宫廷的春日旋律,既写昭君以乐寄情的矛盾心理,又以乐声为媒介,将塞外苦寒与汉宫温暖并置,暗含对故土的遥望。“未央令夜催歌舞”:笔锋陡转写汉宫夜宴场景。“未央令”暗示皇命催逼,“催歌舞”直指宴饮享乐的奢靡。此句以宫廷的纵情声色,反衬昭君独守边塞的凄凉,揭露帝王享乐与宫嫔牺牲之间的尖锐对立。“犹恐君王忆远人”:末句聚焦昭君心理暗涌。表面写担忧君王追忆远嫁之人,实则暗含对自身被遗忘的恐惧。一个“恐”字道尽深宫女子在政治联姻中的脆弱处境,将个人哀怨升华为对封建皇权下女性命运的悲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高棅《酬林一和闲斋见怀之作》

下一篇:明·吴国伦《暮秋感怀三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