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g
qiū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3
lín
lái
rén
shǎo
shān
cháng
niǎo
wēi
gāo
qiū
shōu
huà
shàn
jiǔ
yǎn
jīng
fēi
lǎn
màn
tóu
shí
zhì
jiān
nán
dài
jiǎn
wéi
jiāng
jūn
yóu
hàn
tiān
shàng
róng
bái
jiǎng
fēng
biāo
cuì
yīn
chēng
xiǎo
nián
jiǎn
chái
yǒu
yuán
guī

译文

树林幽僻,来往的人很少,山峦绵延,飞鸟在远处变得渺小。深秋时节,收起了扇子,长久漂泊在外,掩上了柴门。懒散得连头发也懒得梳理,生活艰难,衣带渐宽。将军们仍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天子也还穿着戎装。白色的蒋草在风中显得脆弱,红色的柽柳在晨昏时稀疏。哪一年才能平定战乱,让我能回到故乡呢?

逐句剖析

"林僻来人少":树林幽僻,来往的人很少,

# 来人少:客来少也。,林:一作村。

"山长去鸟微":山峦绵延,飞鸟在远处变得渺小。

# 山长:东屯四面山皆为连岭,故觉其长。

"高秋收画扇":深秋时节,收起了扇子,

# 收画扇:收起扇子,秋凉故也。收画:一作藏羽。

"久客掩荆扉":长久漂泊在外,掩上了柴门。

"懒慢头时栉":懒散得连头发也懒得梳理,

# 懒慢:懒惰复傲慢也。

"艰难带减围":生活艰难,衣带渐宽。

# 带减围:衣带减短长度,谓身体消瘦也。

"将军犹汗马":将军们仍在战场上浴血奋战,

# 犹:一作思。

"天子尚戎衣":天子也还穿着戎装。

"白蒋风飙脆":白色的蒋草在风中显得脆弱,

# 白蒋:植物名,今茭白笋。

"殷柽晓夜稀":红色的柽柳在晨昏时稀疏。

# 柽:木名,一名水柽。,殷:赤黑色。

"何年减豺虎":哪一年才能平定战乱,

# 豺虎:喻群盗也。,减:一作灭。

"似有故园归":让我能回到故乡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伤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僻静环境,树林幽深、人迹罕至,山峦绵延、飞鸟渐远,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诗人通过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描写,“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进一步表达了生活的困顿和内心的愁苦。同时,诗人关注国家的动荡,通过“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最后,诗人以“何年减豺虎,似有故园归。”结尾,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伤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当时杜甫居住在东屯。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在动荡时期的生活与心境。大历二年,杜甫迁居东屯,这里相对偏僻,他将其视为避乱的“桃花源”。然而,他并未因个人的暂时安稳而忘怀天下,依然忧心忡忡,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秋天荒凉景色的描写,“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表现出孤独和寂寞的心境。对比:诗中“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将战争的残酷与个人的困境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白描: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直接描写自身生活状态,“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展现了生活的困顿和内心的愁苦。

2. 分段赏析

首联:“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僻静环境,树林幽深,人迹罕至,山峦绵延,飞鸟渐远。这种荒凉的景象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颔联:“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深秋时节,诗人收起画扇,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清冷。作为久客,他掩上柴门,进一步强调了与外界的隔绝。颈联:“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描绘了诗人懒散的生活状态,头发疏于打理,衣带渐宽,暗示生活的困顿和内心的愁苦。尾联:“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将军仍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天子也未脱下戎装,暗示时局的动荡不安,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第五联:“白蒋风飙脆,殷柽晓夜稀。”描绘了秋风中蒋草的脆响和柽柳的稀疏,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与孤寂。第六联:“何年减豺虎,似有故园归。”诗人渴望战乱平息,豺虎减少,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重有感》

下一篇:唐·崔国辅《子夜冬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