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者分湖住":隐者居住在分湖之畔,
"高士云林栖":高士栖身于云林之间。
"蒹葭散汀看鸥去":蒹葭散布在汀洲,看鸥鸟飞去,
"桃花隔屋闻鸡啼":隔着房屋,能听见桃花丛中的鸡鸣。
"每同杖屦踏春堤":常常同持杖穿鞋踏行春堤,
"诗筒酒榼前后提":诗筒与酒壶前后提携。
"公子风流乃相爱":公子风流倜傥彼此相契,
"缕引婵娟生叆叇":弦乐引来婵娟,云雾朦胧升起。
"纤歌细舞交欢从":清歌曼舞交织着欢娱,
# 欢:一作“驩”。
"翠珰玉佩花茏葱":翠玉耳坠与玉佩在花丛中闪烁。
"兰亭之下暮春会":如兰亭之下的暮春集会,
"飞觞列坐千载同":列坐飞觞的雅趣千年相同。
"莫讶眉山长帽翁":不要惊讶眉山长帽老翁,
"高谭雄辨颜酡红":高谈雄辩时面色酡红。
"颓然自谓谪仙侣":醉态颓然自称是谪仙伴侣,
"欲举石象超鸿濛":想要超越鸿蒙万象。
"月丘子":月丘子,
"陶朱公":与陶朱公啊,
"人间岁月驹过隙":人间岁月如白驹过隙,
"不饮莫待两鬓成衰蓬":此时不饮酒作乐,莫要等到两鬓斑白、形如衰蓬般老态龙钟。
"君不见东风晓作梨花梦":你看那东风拂过,清晨仿佛做起了梨花纷飞的梦,
"白雪飞来已半空":洁白的花瓣如雪花般轻盈飞舞,转眼间已飘满半空。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以“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总起,借“分湖”“云林”等意象勾勒隐士居所的清幽,“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则以白描手法绘出汀洲蒹葭、鸥鸟翩飞、桃花绕屋、鸡鸣相闻的田园图景,视听结合间尽显隐逸生活的闲适恬淡,为后文雅集铺垫出超脱尘俗的氛围。“每同杖屦踏春堤”至“飞觞列坐千载同”转向宴饮场景:“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提”刻画文人携诗酒踏青的雅趣;“公子风流”“缕引婵娟”渲染宴会的风雅浪漫,“纤歌细舞”“翠珰玉佩”以服饰、歌舞的细节勾勒热闹画面;“兰亭之下暮春会”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典故,将当下雅集与历史名士之会并置,既提升聚会的文化厚度,又借“飞觞列坐”的场景传递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暗合文人对精神共鸣的向往。后半部分“莫讶眉山长帽翁”聚焦宴中人物:“高谈雄辩颜酡红”勾勒出一位醉后仍纵论天下的长者形象,“颓然自谓谪仙侣,欲举万象超鸿濛”以夸张笔法写其狂放不羁,自比谪仙、欲超脱尘世,既见文人的豪迈气概,亦隐含对现实的疏狂态度。结尾四句“月丘子,陶朱公”以历史人物(隐士月丘子、富商陶朱公)代指人生各异的选择,以“驹过隙”比喻时光飞逝,直抒“及时饮酒行乐”的感慨;“东风晓作梨花梦,白雪飞来已半空”以景语收束,将春风吹落梨花比作一场梦幻,洁白花瓣如飞雪漫天,既呼应了“春堤”,又以梨花易逝暗喻年华不再,在诗意的画面中深化“珍惜当下”的主题。
上一篇:明·王问《彼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