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ǐ
shí
shǒu
·
·
dǒng
zhòng
shū

朝代:明作者:高启浏览量:3
zǎo
zòu
wén
zhāng
zhí
diàn
殿
mào
líng
huán​​
fǎng
访
shū
liáo
yóu
bào
chūn
qiū
zhuàn
shuí
wèn
jiāng
lǎo
zhòng
shū

译文

早年上奏的文章直达帝王宫殿,汉武帝又回到茂陵去访求董仲舒的遗著。晚年寂寥仍坚守《春秋》学说,可谁还记得江都的董仲舒老人。

逐句剖析

"早奏文章直殿庐":早年上奏的文章直达帝王宫殿,

"茂陵还复访遗书":汉武帝又回到茂陵去访求董仲舒的遗著。

"寂寥犹抱《春秋传》":晚年寂寥仍坚守《春秋》学说,

"谁问江都老仲舒":可谁还记得江都的董仲舒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史十首·董仲舒》是元末明初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董仲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古代学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首句描绘了董仲舒在朝堂上奏文章的场景,展现了他作为学者的才华和地位。次句说明董仲舒不仅在朝堂上有成就,还致力于学问的传承,体现了他对学术的执着。第三句表达了董仲舒晚年的孤独,他依然坚守着对学问的热爱。末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董仲舒晚年的不被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学者的敬仰。诗中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后擢户部右侍郎,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他因作《上梁文》受牵连,被腰斩于市。高启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并称“吴中四杰”。早年他与王行、徐贲、宋克等人比邻,常以诗酒唱和,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高启的诗歌题材丰富,主要分为社会动乱诗、咏史怀古诗、纪游酬赠诗、感怀诗四类。其诗风格自然浑成、清新古朴、沉雄伉健。诗文集有《吹台集》《江馆集》《凤台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等。后人汇辑其作品为《高太史大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早奏文章直殿庐”描绘了董仲舒早年才华横溢,向朝廷献策的场景。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次句:“茂陵还复访遗书”表达了董仲舒晚年仍然受到皇帝的重视,皇帝亲自前往茂陵(汉武帝陵墓)寻找他的遗书,体现了董仲舒学术成就的深远影响。第三句:“寂寥犹抱《春秋传》”展现了董仲舒晚年虽然孤独,但仍然坚守学术,抱着《春秋传》不放,体现了他对学术的执着和对真理的追求。末句:“谁问江都老仲舒”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董仲舒晚年的感慨。尽管董仲舒的学术成就卓越,但世人却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这位江都(今江苏扬州)的老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王宠《秋怀(二首)》

下一篇:明·宋濂《和刘伯温秋怀韵(四首。刘《旅兴》五十首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