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án
zhōng
cǎo
èr
shí
shǒu
jiǔ
·
·
dīng
xiāng

朝代:明作者:吴宽浏览量:3
huā
kāi
jié
shí
mào
dīng
xiāng
míng
zhī
tóu
zhuì
xiāng
fēi
qīng
nǎi
zhī
zhě
míng
xiāng
ér
chéng
huò
zhě
shù
xiāng
lèi
wèi
nán
zhōng
xíng
chū
zāi
zhǐ
gàn
féi
rǎng
niè
zhēng
méng
fēn
yuán
nèi
zhī
róng
zhōng
dāng
wèn
lái
shǐ
使
yuān
míng

译文

丁香花开放却不结果实,白白地顶着丁香这个名字。枝头点缀着像紫色粟米一样的花朵,那旖旎的香气并不淡薄。由此可知,博学多识的人,是根据它的香气来给它命名的。也许有和它相似的树,可惜我没有到南方去过。最初栽种的时候只有一根枝干,在肥沃的土壤里,新芽竞相萌发。把它分移栽种到故乡的园子里,不知道它是枯萎还是繁荣生长。最终应当询问带来它的使者,我也想像陶渊明那样了解丁香。

逐句剖析

"花开不结实":丁香花开放却不结果实,

"徒冒丁香名":白白地顶着丁香这个名字。

"枝头缀紫粟":枝头点缀着像紫色粟米一样的花朵,

"旖旎香非轻":那旖旎的香气并不淡薄。

"乃知博物者":由此可知,博学多识的人,

"名以香而成":是根据它的香气来给它命名的。

"或者树相类":也许有和它相似的树,

"惜未南中行":可惜我没有到南方去过。

"初栽只一干":最初栽种的时候只有一根枝干,

"肥壤蘖争萌":在肥沃的土壤里,新芽竞相萌发。

"分移故园内":把它分移栽种到故乡的园子里,

"不知枯与荣":不知道它是枯萎还是繁荣生长。

"终当问来使":最终应当询问带来它的使者,

"亦欲如渊明":我也想像陶渊明那样了解丁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九·丁香)》是明代诗人吴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主要围绕园中的丁香花展开。诗人先观察到丁香花开花不结实却顶着丁香之名这一现象,进而描述了丁香花枝头紫色花朵和馥郁香气,由此联想到博物者是根据其香气来命名。接着诗人猜测或许有和丁香相似的树,遗憾自己没到南方探寻。随后讲述丁香花最初栽种时一干独秀,肥沃土壤中新芽竞萌,分移至故园后不知生长状况。最后表示要询问带来丁香的人,也想像陶渊明那样深入了解丁香,体现出诗人对丁香花的细致观察、思考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同时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中草木种植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

吴宽(1435?~1504),明代文学家。字原博,号匏庵,世称匏庵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成化八年进士,授翰林修撰,官至礼部尚书。卒后赠太子少保,谥号文定。吴宽少壮好学,老而弥笃。其力攻《左传》《汉书》,研习唐宋大家之诗文,最喜苏轼。其文“不事追琢,独严体裁,蕴籍简淡,理致悠长”,诗则“用事浑然天成,不见痕迹”,自成一家。其书法学苏轼,尤工行书。有诗文集《匏翁家藏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花开不结实,徒冒丁香名”,直接指出丁香花开花却不结果实却顶着丁香之名这一矛盾现象,以简洁的语言引发读者对丁香花命名的好奇,为后文的思考和探究做铺垫,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细致的观察力。“枝头缀紫粟,旖旎香非轻”,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描绘丁香花,枝头如紫色粟米的花朵和馥郁的香气,生动地展现了丁香花的美丽和迷人之处。通过对丁香花外在特征的描写,为后文诗人根据香气思考命名原因提供依据。“乃知博物者,名以香而成”,诗人由丁香花的香气联想到博物者是根据其香气来命名,体现了诗人的思考和推理能力。这两句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深化了对丁香花的认识,使诗歌不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或者树相类,惜未南中行”,诗人猜测有和丁香相似的树,可惜自己没到南方去过,表现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欲望。这种对未知的猜测和遗憾,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更广泛自然知识的追求。“初栽只一干,肥壤蘖争萌”,描述了丁香花最初栽种时的情景,只有一根枝干,但在肥沃土壤里新芽竞相萌发,展现了丁香花旺盛的生命力。通过对栽种初期生长状态的描写,为后文关注其后续生长情况做铺垫。“分移故园内,不知枯与荣”,诗人将丁香花分移至故园,却不知它是枯萎还是繁荣生长,表达了对丁香花生长状况的关切之情。这种关切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中草木种植的用心和关注。“终当问来使,亦欲如渊明”,诗人表示要询问带来丁香的人,像陶渊明那样了解丁香,进一步深化了对丁香花的探究欲望。以陶渊明为参照,体现出诗人对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追求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虞堪《十月十七夜舟中作》

下一篇:明·文林《舟中有怀林待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