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xiāo
ruò

朝代:明作者:徐祯卿浏览量:3
sòng
jūn
nán
xià
shēn
tiáo
tiáo
xiāng
shuǐ
xīn
qián
zhī
bié
qiān
shān
wàn
yuán
yín

译文

送你向南前往巴渝那偏远之地,我也心怀悠远,思绪如同迢迢湘水一般。前方的路途不知道会在哪里分别,只见千山万壑中传来傍晚猿猴的啼鸣声。

逐句剖析

"送君南下巴渝深":送你向南前往巴渝那偏远之地,

"予亦迢迢湘水心":我也心怀悠远,思绪如同迢迢湘水一般。

"前路不知何地别":前方的路途不知道会在哪里分别,

"千山万壑暮猿吟":只见千山万壑中传来傍晚猿猴的啼鸣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萧若愚》是明代诗人徐祯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围绕送别友人萧若愚展开。首句点明送别友人的事件和目的地,“巴渝深”强调了友人行程的遥远和偏远。次句表达出诗人自身内心的惆怅,如同迢迢湘水般悠远绵长。第三句体现出诗人对友人旅途的担忧,不知道前方何时会再次分别。末句描绘出千山万壑中傍晚猿猴啼鸣的凄凉景象,烘托出离别的哀伤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江南四才子”之一

徐祯卿(1479~1511),明代文学家。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八年进士,任大理寺左寺副,因失囚,被贬至国子监博士。徐祯卿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其早期诗学白居易、刘禹锡,诗风哀婉清丽;后期诗风为之一变,转为雄健。登第后,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并称“前七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论诗主情致,与清王士祯所倡神韵说有相通之处。著有《迪功集》,另著有诗评著作《谈艺录》《异林》《剪胜野闻》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徐祯卿作为“前七子”中的重要人物,此诗作于弘治乙丑(1505年)他中进士之后。当时,徐祯卿的创作风格已经呈现出“丰骨超然”的特点。从诗中“巴渝”“湘水”等地理名词来看,推测这首诗应创作于徐祯卿游历湖广地区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送君南下巴渝深,予亦迢迢湘水心。”开篇点明送别友人的事件和目的地,“南下巴渝深”强调了友人行程的遥远和偏远,为全诗奠定了离别的基调。“予亦迢迢湘水心”则表达出诗人自身内心的惆怅,如同迢迢湘水般悠远绵长,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后两句:“前路不知何地别,千山万壑暮猿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前路不知何地别”体现出诗人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和牵挂,不知道前方何时会再次分别,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离别的哀伤。“千山万壑暮猿吟”描绘出千山万壑中傍晚猿猴啼鸣的凄凉景象,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离别的哀伤氛围,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作与何大复(何景明)某篇可云双美。

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徐祯卿《燕京四时歌(其二·夏)》

下一篇:明·张凤翼《梨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