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峦残雪霁":山林间残留的积雪已消融,天刚放晴,
"净土独游频":这片清净之地,我常常独自前来游赏。
"鸟似忘机客":飞鸟宛如忘却机心的隐士,
"山疑入定人":山峦仿佛静坐入定的修行者。
"灵花飘不尽":灵秀的花瓣飘落不止,
"古木自无春":古老的树木自在生长,不执着于春天的繁盛。
"坐悟衣珠在":静坐中我领悟到,自身本有珍贵的本心,
"空经累劫贫":若执着于外物,即便历经劫难,终究还是精神贫瘠。
1. 分段赏析
首联“林峦残雪霁,净土独游频”,先勾勒出山林间残雪消融、天已放晴的画面,雪后初晴的澄澈感,让禅院周边更显清净;再写诗人频繁独自前往这片佛门净土游览。“残雪霁”用简洁的景致,铺垫出清幽氛围;“独游频”则直接体现诗人对禅院的偏爱,流露出对禅院清幽环境的喜爱与向往,“净土”一词更直白点出他对这份清净境界的认同,隐隐透出想要逃离尘世纷扰的心境。颔联“鸟似忘机客,山疑入定人”,以拟人的手法刻画禅院中的景物,山间飞鸟自在栖息,如同不存世俗心机的隐士;静默的山峦沉稳矗立,恰似静坐入定、专注修行的僧人。诗人通过对“鸟”与“山”的禅意化解读,将自然景物与佛门境界相融合,既展现出对“忘机”(摒弃功利)、“入定”(凝心修行)这两种佛门境界的直观体悟,也传递出自身对超脱世俗、宁静自守的向往。颈联“灵花飘不尽,古木自无春”,描写禅院内的景象,带着灵性的花瓣悠悠飘落,从未停歇;古老的树木自在生长,仿佛超脱了四季更替的规律,不随春光的盛衰而改变。“灵花”“古木”两个意象,暗含诗人对佛门超越时空、不执着于外在表象的感悟;“自无春”并非指古木无生机,而是体现出对自然荣枯、生命常态的超脱观照,字里行间透着淡然宁静的禅心。尾联“坐悟衣珠在,空经累劫贫”,写诗人在禅院静坐时的领悟,他意识到自身本就具备“衣珠”(佛教典故,比喻内心本有的佛性与本真);若一味执着于外在的经书典籍,忽略内心的觉醒,反而会历经无数劫难,始终处于精神匮乏的“贫穷”状态。这两句直接抒发禅悟后的觉醒,既强调回归内心本真的重要性,也点明要摒弃对外在形式的执着,深刻体现出诗人对佛法真谛的理解与精神上的超脱。
上一篇:明·吴宽《题院画(二首)》
下一篇:明·储巏《大城院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