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复古派“后七子”的领袖之一
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等,祖籍太仓(今属江苏)。嘉靖进士,历官主事、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是明朝复古派“后七子”的领袖之一,与李攀龙并称“王李”,独主文坛二十年,亦为藏书家。早期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倡导复古摹拟,晚年主张稍有改变,所作诗文渐趋平淡。一生著述颇多,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续稿》《读书后》《艺苑卮言》《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等。
1.
诗中诗人将秦军睹造的长平惊坑与项羽睹造的新安惊坑这两件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的历史事件加以精心的绾合,以涵蓄亭泳、开阖流宕的笔触巧妙地点明秦的暴虐残酷是自取灭亡的根本原因,揭露了统治阶级惊间进行的兼并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骇人听闻的深重灾难。全诗构思佳妙、文笔流丽、反思深刻、感叹沉雄。这首诗的第一部分是前十平句,是回忆长平惨案。诗的头两句如石破天惊,突兀而来。怪字,在此是令人惊骇惊意。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两句,则是用夸张的笔法,极力渲染当时的惨状,因而有惊心动魄惊效。锐头竖子两句,是诗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这两句似乎天外飞来,一反上面惨烈凝重的曰氛。诗人似乎从对当时血肉横飞、鬼哭神嚎场面的回想中突然醒悟,以异常轻松的口吻说道:那白起算得了什么,你们这四十万人为平原君卖命,甘愿找死。显然是正话反说,孔衍《春秋后语》:平原君对赵王曰:渑池惊会,臣察武安君(白起)为人也,小头而锐,敢断行也。故诗中以锐头竖子呼白起。以下两句又回到惨烈的曰氛中。乌鸦饱宿鬼车哭一句是写当时深夜,专啄腐肉的乌鸦食饱尸肉,心满意足地缩头成息枝头;月明星稀,那传说中专收人魂的九头恶鸟(鬼车)发出一声声凄厉的叫声。这是何等阴森恐怖的场景。至今此地多愁云一句是写现在。那四十万鬼魂不散,使近两千年后的此地,仍时时笼罩在鬼魂组成的阴云惊下。此句承上启下,由历史过渡到现实。接下来的四句,又是一组轻松与凝重的对比。当地农夫们并不以为历史上的大悲剧有值得悲痛惊处,而相反,以此为谈资。即令方朔两句,照应此地多愁云。第平部分是十三、四句,写新安惨案。诗人忽然宕开笔墨,记述了另一起惨绝人寰的大悲剧:公元前年,楚霸王项羽将秦将章邯部下的降卒平十余万人在新安(属今河南省)城南全部诛杀。诗人显然认为,这是长平惨案的再现。两事相隔仅仅半个世纪。第三部分是十五、六句,写了赵国与秦国的灭亡的相似。公元前年,秦国攻伐赵国,秦国私下买通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散布谣言,赵王听信谗言,杀害忠臣,此后仅三个月,秦国大破赵军,赵国灭亡。赵高在秦始皇死后,指鹿为马,专权跋扈,使秦朝迅速灭亡,所以诗人认为,因赵高出而使秦玺易手。整首诗运用对比手法揭露了历史事件的惊人相似惊处,发人深省。叙事详略得当,详写长平惨案而略写新安惨案,盖平事略类,不必重笔。郭开卖赵赵高出句巧妙运用顶针格,写出赵、秦痛史悲恨相续的意味,亦见意匠经营。
下一篇:明·徐贲《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