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án
huā
piān

朝代:明作者:宋濂浏览量:3
yáng
jiǔ
wǎn
qíng
fēn
qīng
lán
qián
姿
xuán
shè
yōu
huā
níng
tán
绿
luó
tuō
fāng
lín
bái
gāo
hán
xuán
shèng
wèi
chéng
diào
xiāng
léi
jiǔ
cháng
tàn
绿
pèi
suī
wài
zhēn
jié
zhōng
néng
wán
zhī
shēng
píng
xīn
huò
jūn
guān
qīng
yáo
zhī
chéng
bái
pán
líng
fēng
xiǎo
fāng
jiàn
qīng
chū
tuán
shí
jiàn
zhī
pián
luó
hùn
huāng
jiān
chūn
fēng
táo
xìng
huá
làn
ruò
xiá
cuán
mèi
kuā
qiān
jīn
mǎi
huān
zhī
yào
shǐ
使
zhōng
xīn
ān
yuàn
jié
měi
rén
pèi
wán
wàng
cān

译文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广阔的兰圃,晴日里芬芳四溢的青兰。潜藏的姿态散发出神秘的麝香,幽静的花朵凝结着紫檀般的色泽。绿萝与芳香的兰花为邻,白色的山谷汲取着高处的寒气。玄妙的圣贤尚未谱成曲调,湘江的屈原长久地叹息。绿色的旗帜虽然在外遮蔽,但贞洁的本质终能保全。怎知平生的心意,最终得到了君子的赏识。夹杂着青色的瑶草芝兰,盛放在洁白的玉盘之中。灵动的晨风刚刚吹拂,清澈的夜露开始滋润。此时若不被赏识,就只能与杂草混杂在一起。春风吹拂下的桃花杏花,绚烂如云霞般聚集。只是取悦那些谄媚之人,花费千金购买歌舞欢乐。舍弃这些并非难事,只求内心安宁。愿与美人结为佩饰,把玩欣赏以至忘记用餐。

逐句剖析

"阳和煦九畹":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广阔的兰圃,

"晴芬溢青兰":晴日里芬芳四溢的青兰。

"潜姿发玄麝":潜藏的姿态散发出神秘的麝香,

"幽花凝紫檀":幽静的花朵凝结着紫檀般的色泽。

"绿萝托芳邻":绿萝与芳香的兰花为邻,

"白谷挹高寒":白色的山谷汲取着高处的寒气。

"玄圣未成调":玄妙的圣贤尚未谱成曲调,

"湘累久长叹":湘江的屈原长久地叹息。

"绿旆虽外蔽":绿色的旗帜虽然在外遮蔽,

"贞洁终能完":但贞洁的本质终能保全。

"岂知生平心":怎知平生的心意,

"卒获君子观":最终得到了君子的赏识。

"杂以青瑶芝":夹杂着青色的瑶草芝兰,

"承以白玉槃":盛放在洁白的玉盘之中。

"灵风晓方荐":灵动的晨风刚刚吹拂,

"清露夜初溥":清澈的夜露开始滋润。

"此时不见知":此时若不被赏识,

"骈罗混荒菅":就只能与杂草混杂在一起。

"春风桃杏华":春风吹拂下的桃花杏花,

"烂若霞绮攒":绚烂如云霞般聚集。

"徒媚夸毗子":只是取悦那些谄媚之人,

"千金买歌欢":花费千金购买歌舞欢乐。

"弃之不彼即":舍弃这些并非难事,

"要使中心安":只求内心安宁。

"愿结美人佩":愿与美人结为佩饰,

"把玩日忘餐":把玩欣赏以至忘记用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兰花篇》是明代诗人宋濂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兰花在阳光照耀下的清幽芬芳,以兰花的生长环境及其虽受外界遮蔽却能保持贞洁,来表达对纯洁和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真正理解和赏识的渴望。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如阳光、花朵、藤蔓等,使读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秘。同时,通过对比桃花杏花徒媚于人的特点,进一步凸显出兰花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品质,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对高尚品格的坚守和对知音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宋濂(1310~1381),明代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金华)。元末顺帝曾召为翰林院编修,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朱元璋时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朝廷礼乐典章多出其手。其文宗《六经》及《史》《汉》,雍容大度,辞采富赡。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著有《龙门子》《浦阳人物记》《洪武圣政记》《周礼集说》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阳和煦九畹,晴芬溢青兰。潜姿发玄麝,幽花凝紫檀。绿萝托芳邻,白谷挹高寒”,诗人开篇描绘了阳光明媚,照耀着大片的兰花,清幽的芬芳四溢。兰花隐藏的姿态如同散发着麝香般的香气,幽静的花朵有着紫檀般的色泽。它与绿萝为邻,生长在高寒的山谷之中。这几句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姿态、香气、色泽的描写,展现出兰花的清幽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质。“玄圣未成调,湘累久长叹。菉葹虽外蔽,贞洁终能完。岂知生平心,卒获君子观”,诗人借玄圣(孔子)未能实现理想、屈原长久叹息的典故,来暗示兰花虽像被菉葹等杂草遮蔽,但仍能保持贞洁。体现出兰花即便身处困境,也坚守自身品质,最终能被君子欣赏,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尚品德的赞美。“杂以青瑶芝,承以白玉槃。灵风晓方荐,清露夜初漙。此时不见知,骈罗混荒菅。春风桃杏华,烂若霞绮攒。徒媚夸毗子,千金买歌欢。弃之不彼即,要使中心安。愿结美人佩,把玩日忘餐”,诗人描述了用美玉般的器物来衬托兰花,在清风晓露中,兰花却不被人知晓,与荒草混在一起。而春风中艳丽的桃花杏花,虽能取悦世俗之人,诗人却弃之不顾,因为要保持内心的安宁。最后表达希望将兰花结成美人的佩饰,让人把玩欣赏而忘记吃饭,表明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以及对其品质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高启《陌上见梅》

下一篇:明·婷《古寺寻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