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
jiǔ
shǒu
liù

朝代:明作者:唐寅浏览量:3
guī
lái
jiāo
fēng
tián
jiǎo
duān
qīng
guà
hàn
biān
nián
rén
jiě
yōu
yōu
xíng
guò
sōng
yīn
lǎn
zhuó
biān

译文

骑着牛犊归来浇灌葑草田,牛角尖上轻挂一卷汉代史书。无人懂得我悠然自得的心境,行经松树荫下,懒得挥动鞭子。

逐句剖析

"骑犊归来浇葑田":骑着牛犊归来浇灌葑草田,

"角端轻挂汉编年":牛角尖上轻挂一卷汉代史书。

"无人解得悠悠意":无人懂得我悠然自得的心境,

"行过松阴懒着鞭":行经松树荫下,懒得挥动鞭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画九首(其六)》是明代诗人唐寅创作的一首题画七言绝句。此诗以田园隐逸生活为背景,借助“骑犊浇田”、“角挂书卷”等核心意象,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耕读画卷。首句“骑犊归来浇葑田”运用白描手法呈现农事场景,“葑田”即水泽中架木种植的田亩,暗含隐者的生活智慧,次句“角端轻挂汉编年”则巧妙地将书卷(指《汉编年》)轻挂于牛角之上,凸显诗人耕读并重的人生志趣。后两句转入抒情,“无人解得悠悠意”直抒胸臆,道出超然物外的孤高心境,“懒着鞭”以一个慵懒的动作进一步强化闲适情态。诗中动词“轻挂”与“懒着”前后呼应,形成了疏淡自然的韵律节奏。全诗语言简练,将画境与诗情完美融合,借农夫形象寄托了诗人远离名利纷扰、回归自然田园的精神追求。此诗延续了唐寅诗画相生的艺术特质,生动展现了明代文人向往精神自由的生命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骑犊归来浇葑田”​​以白描手法勾勒出田园劳作归来的场景。“骑犊”点明人物身份为牧童或隐士,骑牛缓缓而行,动作闲适,“浇葑田”指灌溉长满茭白的田地,暗含躬耕自足的朴素生活。牛与农事意象相融,渲染出宁静淡泊的田园氛围,为全诗奠定超然基调。​​次句“角端轻挂汉编年”​​“角端”指牛角尖端,“汉编年”代指史书(如《汉书》),暗示牛角上悬挂书卷。诗人将“耕读”传统具象化,牛是农耕象征,史书代表文化传承。“轻挂”二字举重若轻,既显随意之态,又透露出隐士身居乡野仍心系天下的胸怀,暗含对历史兴衰的静观。​​第三句“无人解得悠悠意”“悠悠意”三字凝练深远,既指前句中史书承载的历史沉思,亦涵盖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无人解”凸显孤独感,暗示其思想境界与庸常生活的疏离。此句为全诗情感枢纽,由景入情,为结句蓄势。​​末句“行过松阴懒着鞭”​​“松阴”象征高洁与清凉,呼应隐逸主题,“懒着鞭”刻画人物悠然自得之态,不驱牛疾行,任其缓步,显露出无欲无求的淡泊。“懒”字尤为传神,既是对功利追逐的摒弃,亦是对自然节奏的顺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刘仁本《述言》

下一篇:明·高启《葵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