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shàng

朝代:明作者:沈明臣浏览量:3
lín
jiān
jiāng
shàng
jué
fēng
chén
xiàng
zhī
xiào
shēn
zuò
shí
rèn
cāng
xiǎn
mén
shí
bái
yún
lín
zhī
qiū
liáo
dāng
zuò
wàn
qīng
shān
rén
guǎn
lǐng
qián
kūn
xián
yuè
zhàng
gāo
guò
xiǎo
jīn

译文

在树林环绕的江岸之上,彻底隔绝了世俗的喧嚣尘埃,独自对着自己这衰朽瘦弱的身体,报以一笑。随意坐在石头上,任凭青苔沾染我的衣裳,关上柴门,只允许飘浮的白云做我的邻居。折下一枝秋日绚烂的枝叶,姑且当作我的坐席,眼前绵延万里的苍翠青山,并非是为了寄托给任何人。在这水滨之地,我主宰着自己悠闲的岁月时光,我拄着藜木手杖,远胜过戴着那小小的官帽。

逐句剖析

"林间江上绝风尘":在树林环绕的江岸之上,彻底隔绝了世俗的喧嚣尘埃,

"自向支离笑此身":独自对着自己这衰朽瘦弱的身体,报以一笑。

"坐石任它苍藓涴":随意坐在石头上,任凭青苔沾染我的衣裳,

"闭门时许白云邻":关上柴门,只允许飘浮的白云做我的邻居。

"一枝秋色聊当座":折下一枝秋日绚烂的枝叶,姑且当作我的坐席,

"万里青山不寄人":眼前绵延万里的苍翠青山,并非是为了寄托给任何人。

"管领乾坤闲日月":在这水滨之地,我主宰着自己悠闲的岁月时光,

"杖藜高过小乌巾":我拄着藜木手杖,远胜过戴着那小小的官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上》是明代沈明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隐逸生活为题材,展现超脱尘俗的精神追求。全诗语言简淡,意境清冷,首联点明隐逸环境与自适心境,“绝风尘”既写江畔清幽,亦暗喻远离俗务;颔联以石上苔痕、闭门白云的细节,刻画安贫乐道的隐者形象;颈联通过“秋色”与“青山”的虚实对照,凸显以天地为庐的洒脱;尾联总括隐逸生活的自由,以杖藜高过头巾的意象收束,强化孤高自守的文人风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林间江上绝风尘,自向支离笑此身”​​,开篇点明隐逸环境。“绝风尘”三字勾勒出远离喧嚣的世外之境,“支离”则暗含诗人对自身漂泊或坎坷的调侃,以自嘲口吻表达对世俗的疏离感。颔联“坐石任他苍藓涴,闭门只许白云邻”​​,通过动作与意象的叠加,刻画隐士的闲适生活。“坐石”与“闭门”体现主动隔绝尘嚣的姿态,“苍藓涴”以苔藓侵蚀石头的细节暗示时光流逝的从容;“白云邻”则赋予自然景物人格化色彩,凸显诗人与白云为伴的孤高心境。颈联“一枝秋色聊当座,万里青山不寄人”​​,以简练笔触展现豁达胸襟。“一枝秋色”化繁为简,以局部代整体,凸显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知;“万里青山”与“不寄人”形成强烈对比,既表达对壮阔山河的热爱,又暗含不慕荣利、不媚世俗的坚定立场。尾联“管领沧洲闲日月,杖藜高过小乌巾”​​,总括全诗主旨。“管领沧洲”呼应首联的隐逸之志,将隐居生活诗意化;“杖藜”象征隐士形象,“高过小乌巾”则以服饰细节的对比,暗含对功名束缚的蔑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潘一桂《大店驿》

下一篇:明·于慎行《子夜歌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