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xíng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2
huǒ
àn
bēng
téng
yún
qín
huáng
shì
cāng
shēng
qún
shāo
shū
miè
guó
xiá
zhù
jiàn
pèi
jué
wéi
jiāng
jūn
tán
shè
jiào
chōng
tiān
shì
èr
shì
dāng
wàn
nián
shāo
dān
wèi
yào
zhōu
hǎi
shàng
xún
shén
xiān
jīng
zhāng
liè
hǎi
fèi
gēng
rén
bàn
zuò
zhēng
rén
guǐ
xióng
háo
měng
yàn
yān
rén
wéi
jué
tiān
shuǐ
shuí
zuì
shuí
zuì
bào
rén
shì
shēn
xiāng
jiàn
zhù
jīng
qīng
jīng
qīng
jiǔ
yān
dān
jiàn
shuāng
dǎn
tiě
chū
yān
chéng
wàng
qín
yuè
tiān
shòu
qín
fēng
zuò
wèi
gǔn
lóng
diǎn
jīng
qīng
xuè
zhū
zhuó
bái
hàn
huáng
zhī
shì
zhēn
tiān

译文

太阳暗淡无光,流云崩腾,秦皇虎视眈眈地盯着苍生。焚书灭国没个消停的日子,身佩长剑,杀伐像将军一样无情。筑坛设醮,一心想超凡升天,一世、二世地传承,直到万年。炼丹不停,长生之药难合,不惜派人去海上寻找神仙。有如鲸鱼跳波,搅得四海翻腾,农夫们连年征戍多半丢命。暴虐的气焰像烈火般焚烧,谁能引天河之水把它熄掉。天下人苦啊,苦啊,数谁最苦,终有义士为报知已挺身而出。渐离击筑,荆卿高唱悲歌,临行把酒,不负燕丹的重托。宝剑似霜啊,决心似铁,告别燕城,走向秦城的明月。谁知天意偏不让壮士酬愿,龙衣反倒溅上荆卿的鲜血。直到红旗高举,白虎轰然倒地,原来汉王才是真正的天子。

逐句剖析

"火乌日暗崩腾云":太阳暗淡无光,流云崩腾,

# 火乌:指周王朝。

"秦皇虎视苍生群":秦皇虎视眈眈地盯着苍生。

"烧书灭国无暇日":焚书灭国没个消停的日子,

"铸剑佩玦惟将军":身佩长剑,杀伐像将军一样无情。

# 惟:一作呼。,佩玦:喻秦始皇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无所迟疑。,铸剑:喻秦始皇好凶危之器,不修文治。

"玉坛设醮思冲天":筑坛设醮,一心想超凡升天,

# 设醮:祈福消灾。,玉坛:道坛。

"一世二世当万年":一世、二世地传承,直到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炼丹不停,长生之药难合,

# 烧丹:炼制不死之药。

"拿舟海上寻神仙":不惜派人去海上寻找神仙。

# 寻神仙:始皇遣人于海中寻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拿舟:驾船。

"鲸鱼张鬣海波沸":有如鲸鱼跳波,搅得四海翻腾,

# 鬣:指鱼颔旁小鳍。

"耕人半作征人鬼":农夫们连年征戍多半丢命。

"雄豪气猛如焰烟":暴虐的气焰像烈火般焚烧,

# 雄豪气猛如焰烟:一作猛燄烈烧空。焰烟:指暴政。

"无人为决天河水":谁能引天河之水把它熄掉。

# 天河水:能熄灭焰烟,指制灭暴政。

"谁最苦兮谁最苦":天下人苦啊,苦啊,数谁最苦,

"报人义士深相许":终有义士为报知已挺身而出。

"渐离击筑荆卿歌":渐离击筑,荆卿高唱悲歌,

# 荆卿:荆轲。,渐离:高渐离。

"荆卿把酒燕丹语":临行把酒,不负燕丹的重托。

# 燕丹:燕太子丹。

"剑如霜兮胆如铁":宝剑似霜啊,决心似铁,

# 胆:一作肠。

"出燕城兮望秦月":告别燕城,走向秦城的明月。

"天授秦封祚未移":谁知天意偏不让壮士酬愿,

# 未移:吴本作“未移”。移:一作终。,祚:国祚。

"衮龙衣点荆卿血":龙衣反倒溅上荆卿的鲜血。

# 点:沾染。,衮龙衣:帝王所服。

"朱旗卓地白虎死":直到红旗高举,白虎轰然倒地,

# 白虎死:秦国破灭。,卓地:姚文燮本作“卓力”。,朱旗:红旗。

"汉皇知是真天子":原来汉王才是真正的天子。

# 知:一作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虎行》是唐代李贺所作的七言律诗。诗中借对秦始皇种种事迹的描述,如“烧书灭国”“铸剑佩玦”“烧丹寻仙”等,展现其雄心与荒诞,同时提及荆轲刺秦等情节,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开篇通过如“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的描写,展现秦始皇威慑天下的霸气;后段叙述荆轲刺秦情节,“渐离击筑荆卿歌”等句塑造了义士的英勇,也暗示对其统治的反抗。写作上,运用丰富的想象与典故,以凝练的语言叙事抒情,将历史场景生动再现。该诗以独特视角,借古讽今,批判帝王暴政与虚妄,其诗风格奇崛,情感深沉,体现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多处运用历史典故,如“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借荆轲刺秦的故事,丰富诗歌内涵,表达义士的豪情与壮志,增强感染力。想象:“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诗人借助想象,描绘出鲸鱼扬鳍使海波翻涌的画面,以及百姓在战乱中悲惨的境遇,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至“铸剑佩玦惟将军”,描绘秦始皇如烈日下的火乌般,以虎视之姿统治苍生,“烧书灭国”“铸剑佩玦”等动作,生动刻画其暴虐与对军事权力的掌控,展现一个威严又残暴的帝王形象。“玉坛设醮思冲天”到“拿舟海上寻神仙”,写秦始皇妄图通过设醮、烧丹、寻仙等方式实现长生和长久统治,语言质朴直白,讽刺其追求虚妄的行径。“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以夸张之笔,借鲸鱼扬鬣、海波翻涌的场景,暗喻社会动荡,百姓大多在战争中丧生,体现诗人对民众苦难的同情。“雄豪气猛如焰烟”至结尾,讲述荆轲刺秦的故事,“剑如霜兮胆如铁”等句,塑造出荆轲等义士勇敢无畏的形象。“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暗示秦朝覆灭、汉朝兴起的历史更迭,借古事表达对历史发展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凤凰曲》

下一篇:唐·鲍溶《壮士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