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连城璧碎不复完":你看那价值连城的玉璧一旦碎裂就无法再恢复完整,
"平地水覆难再收":泼在平地上的水也难以再收回。
"昔日弹冠取卿相":从前人们弹去帽子上的灰尘,一心求取卿相之位,
"片言不合兴戈矛":可往往因为一句话不合心意,就反目成仇,争斗不休。
"雷开被宠比干死":雷开受到宠幸,而比干却惨遭杀害,
"窦婴失势灌夫囚":窦婴失去权势后,灌夫也被囚禁起来。
"道旁荆棘汝自力":道路旁荆棘丛生,你只能依靠自己艰难前行,
"进退惟谷心烦忧":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心中满是忧愁和烦闷。
"绰约春华岂久妍":那柔美的春天花朵,又怎能长久地娇艳,
"青青松柏委山丘":就连四季常青的松柏,最终也会腐朽在山丘之中。
"君如念东门之黄犬":你如果像李斯临终前那样,怀念牵黄犬出上蔡东门打猎的日子,
"何如彼西域之青牛":那还不如像老子一样,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归隐而去。
1. 分段赏析
“连城璧碎不复完,平地水覆难再收”连用两个比喻:连城璧(价值连城的美玉)一旦破碎无法复原,泼洒的水难以收回。这两个意象象征人生中不可逆的遗憾与失势,以具体物象暗喻仕途荣辱的幻灭,奠定全诗悲愤基调。“昔日弹冠取卿相,片言不合兴戈矛”转入官场现实。“弹冠”典出《汉书》,指整理衣冠准备出仕,此处反衬后句“片言兴戈矛”的急转直下,揭示官场倾轧的残酷——昔日盟友因细微分歧便兵戈相向。语言简练却直指权力斗争的险恶,形成强烈戏剧性对比。“雷开被宠比干死,窦婴失势灌夫囚。”雷开(商纣王佞臣)与比干(忠臣)、窦婴(汉朝权臣)与灌夫(其门客)两组典故并置,通过忠奸对立与政治株连的史实,暴露统治者昏聩与世态炎凉。借古讽今,以密集用典强化批判力度,凸显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愤懑。“道旁荆棘汝自力,进退惟谷心烦忧”直抒胸臆。“荆棘”喻仕途艰险,“进退维谷”化用《诗经》成语,刻画志士在政治夹缝中的挣扎。动词“自力”与心理描写“烦忧”结合,既显孤愤又显无力,情感张力达到高潮。“绰约春华岂久妍,青青松柏委山丘。”春华(春花)易逝对比松柏长青,暗喻富贵荣华短暂而自然永恒。语言明丽却暗含哲理,为下文超脱之念铺垫。结句“君如念东门之黄犬,何如彼西域之青牛”用典收束。“东门黄犬”指秦丞相李斯被腰斩前哀叹携黄犬出猎不可复得;“西域青牛”暗合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遁世的传说。诗人以血淋淋的权臣末路对比道家超然隐逸,在反问中表明弃仕求隐的抉择。历史人物的命运对照,既呼应前文宦海危机,又点明全诗“避祸全身”的核心主题,余味悠长。
上一篇:明·楚石梵琦《海东青行》
下一篇:明·李敏《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