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xià

朝代:明作者:谢五娘浏览量:3
niǎo
shēng
zhōng
mèng
huí
zhuàn
xiāng
chóng
chéng
huī
dōng
fēng
hèn
chūn
guī
chuī
sòng
yáng
huā
lái

译文

正午时分,鸟儿的啼鸣声惊醒了午睡的诗人,重新拨弄篆香,却发现香灰已燃尽成烬。东风仿佛带着怨恨,将春天匆匆送走,东风裹挟着杨花,轻轻吹入屋内。

逐句剖析

"啼鸟声中午梦回":正午时分,鸟儿的啼鸣声惊醒了午睡的诗人,

"篆香重拨已成灰":重新拨弄篆香,却发现香灰已燃尽成烬。

"东风似恨春归去":东风仿佛带着怨恨,将春天匆匆送走,

"吹送杨花入户来":东风裹挟着杨花,轻轻吹入屋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夏》是明代诗人谢五娘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即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初夏时节的物候变迁与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锐感知。前两句勾勒午后静谧场景,既暗示独处时的慵懒,又以“灰烬”隐喻春光消逝的不可逆。后两句将东风拟人化,赋予其“怨恨”春逝的情感,而“杨花入户”的轻盈动态,则暗含对夏初的无奈接纳。诗中“啼鸟”“篆香”“杨花”等意象层叠,既呈现自然时序的更迭,又折射出文人面对韶华易逝的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啼鸟声中午梦回,篆香重拨已成灰”:以“啼鸟声”点明初夏生机,午睡初醒的慵懒感与鸟鸣的清脆形成对比,烘托闲适氛围。“篆香”是古代盘香,需定时拨动助燃;“已成灰”暗示时间流逝,暗含对春光易逝的怅惘。“东风似恨春归去,吹送杨花入户来”:拟人化描写东风,赋予其“恨”的情感,将自然现象转化为对春逝的惋惜,呼应后文杨花入户的无奈。以“杨花入户”具象化春末夏初的过渡,杨花飘零象征春去,轻盈姿态又暗含对夏的迎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王鏊《十一绝句》

下一篇:明·袁凯《江南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