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shǒu

朝代:明作者:于慎行浏览量:3
běi
dēng
liáo
yáng
chéng
wàng
sān
hán
dào
hǎi
xiāo
tiáo
bái
héng
cǎo
xià
chōng
jiāo
shí
shàng
shǐ
使
yuān
bǎo
shāng
zāi
shí
wàn
shī
bàn
gān
nǎo
liàng
shā
jīn
chéng
dǎo
gōng
míng
chéng
wéi
fēng
jiāng
zài
bǎo
guān
xiè
yuǎn
rén
liáng
kǎo

译文

向北登上辽阳城,眺望通往三韩的道路。大海是何等的萧条冷落,白骨横七竖八地散落在野草间。海下的白骨成为蛟鱼的食物,地上的白骨让乌鸢吃得饱足。多么令人哀伤啊,那十万大军,大部分都在战场上抛洒了热血、牺牲性命。囤积的粟米多如沙粒,堆积的金帛聚集成岛。追求功名诚然是可以的,但守卫边疆在于先求自保。关闭关卡,拒绝与远方之人往来,这样的良策为何不考虑呢。

逐句剖析

"北登辽阳城":向北登上辽阳城,

"顾望三韩道":眺望通往三韩的道路。

"大海何萧条":大海是何等的萧条冷落,

"白骨横野草":白骨横七竖八地散落在野草间。

"下充蛟鱼食":海下的白骨成为蛟鱼的食物,

"上使乌鸢饱":地上的白骨让乌鸢吃得饱足。

"伤哉十万师":多么令人哀伤啊,那十万大军,

"大半涂肝脑":大部分都在战场上抛洒了热血、牺牲性命。

"粟米量如沙":囤积的粟米多如沙粒,

"金帛积成岛":堆积的金帛聚集成岛。

"功名诚可为":追求功名诚然是可以的,

"封疆在自保":但守卫边疆在于先求自保。

"闭关谢远人":关闭关卡,拒绝与远方之人往来,

"良图胡不考":这样的良策为何不考虑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杂诗八首(其四)》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主题围绕对辽东战事的感慨与对边防策略的思考。描绘了诗人北登辽阳城所见的萧条景象,大海边白骨横陈,揭示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又提及军事物资堆积,进而思考功名与封疆自保的关系,提出闭关谢远人的策略。运用白描手法,如“大海何萧条,白骨横野草”,简洁勾勒出战争后的凄惨画面;还采用直抒胸臆,如“伤哉十万师,大半涂肝脑”,直接抒发对战争伤亡的哀伤。前六句描写登城所见战争惨象;中间两句表达对战争伤亡的痛心;后六句则是对边防策略的思考。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真实的描写,展现战争的残酷与对边防问题的思考,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六句“北登辽阳城,顾望三韩道。大海何萧条,白骨横野草。下充蛟鱼食,上使乌鸢饱”,诗人开篇点明自己北登辽阳城,眺望三韩道。接着描绘出大海边萧条的景象,野草间横陈着累累白骨,这些白骨,有的成为了蛟鱼的食物,有的让乌鸢吃得饱饱的。诗人用简洁而震撼的笔触,勾勒出战争过后的惨烈场景,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中间两句“伤哉十万师,大半涂肝脑”直接抒发内心的哀伤,感叹那十万军队,大部分都在战争中牺牲,血洒疆场。一个“伤”字,饱含着诗人对战争中逝去生命的痛惜,将情感推向高潮。后六句“粟米量如沙,金帛积成岛。功名诚可为,封疆在自保。闭关谢远人,良图胡不考”,诗人看到堆积如山的粟米和金帛,思考着功名的获取与边疆的自保问题。他认为在保障边疆安全的基础上可以追求功名,进而提出闭关谢远人的策略,反思为何不考虑这样的良策,体现出诗人对边防策略的深入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高启《谑柳》

下一篇:明·邓渼《漫兴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