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chū
yuè

朝代:明作者:袁宏道浏览量:3
huā
shū
diǎn
tiē
chuāng
liú
xié
yuè
shēng
xiāo
chù
chù
lóu
zuì
zhī
huā
shì
yǐng
shā
jīng
huàn
xiǎo
yáng
zhōu

译文

稀疏的梨花光影贴着窗户流淌进来,斜月映照下,处处楼阁传来笙箫之声。醉意中分不清眼前的是梨花还是它的影子,隔着纱帐惊讶地呼唤着小扬州。

逐句剖析

"梨花疏点贴窗流":稀疏的梨花光影贴着窗户流淌进来,

"斜月笙箫处处楼":斜月映照下,处处楼阁传来笙箫之声。

"醉里不知花是影":醉意中分不清眼前的是梨花还是它的影子,

"隔纱惊唤小扬州":隔着纱帐惊讶地呼唤着小扬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梨花初月夜》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梨花初放的月夜之景。首句写稀疏的梨花光影透过窗户流淌进来,营造出清幽氛围。次句描绘在斜月映照下,处处楼阁传来笙箫之声,增添了月夜的美妙。后两句刻画诗人醉中误将花影当作人,隔着窗纱惊喜呼唤小扬州的情景,生动有趣。全诗通过描写月夜景色与诗人醉态,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意与生活情趣的画面,表达诗人对这美好月夜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代表人物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别字孺修,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荆州府公安(今属湖北)人。曾从李贽问学,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人和主将。袁宏道力矫当时的复古模拟之弊,主张“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并且重视小说、戏曲和民歌在文学中的地位,在当时影响很大。他的作品真率自然,独具一格,其小品文尤受人推崇。著有《袁中郎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梨花疏点贴窗流”,诗人开篇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画面。稀疏的梨花,其光影透过窗户,仿佛如水般流淌进来。“疏点”描绘出梨花光影的稀疏之态,“贴窗流”则赋予光影以动态感,仿佛它们是有生命的,顺着窗户缓缓流动,营造出一种清幽、朦胧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淡淡的梨花光影在窗上移动,为整个月夜增添了一份诗意。次句“斜月笙箫处处楼”,视角从窗户转向整个月夜的环境。斜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而在这月光笼罩下,处处楼阁中传来悠扬的笙箫之声。“斜月”点明时间和月光的角度,营造出静谧的氛围,“笙箫处处楼”则打破这份静谧,增添了一份热闹与美妙。笙箫声在夜空中回荡,与斜月、梨花光影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月夜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妙的场景之中。第三句“醉里不知花是影”,诗人笔锋一转,揭示自己沉醉于这月夜之中。因为沉醉,所以一时分不清眼前的是梨花还是它的影子,将诗人沉醉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月夜景色的迷人。尾句“隔纱惊唤小扬州”,承接上句,诗人在醉意中,误将花影当作了某个人,隔着窗纱惊喜地呼唤小扬州。这一细节描写充满了生活情趣,展现出诗人在这美好月夜中的惬意与放松,将诗人对月夜景色的喜爱之情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月夜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王彦泓《生辰曲(其一)》

下一篇:明·戈镐《春晓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