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è
zhī
sòng
yín
xìng

朝代:明作者:吴宽浏览量:3
cuò
luò
zhū
shí
shù
bǎi
méi
dòng
tíng
qiū
mǎn
pán
duī
shuāng
luàn
zhāi
lián
gān
xuě
tóng
wēi
yǒu
kuí
yòng
chéng
náng
shū
xiě
liào
fēi
zuān
cāi
què
chóu
jiā
huì
zhōng
nán
shān
zhōng
shù
zāi

译文

错落有致的银杏有几百颗,如同那满满堆积在盘中的洞庭秋色一般。霜后随意采摘银杏还连带柑子,下雪天里把银杏和芋魁一起煨烤。银杏不用像珍贵书籍那样盛于囊中反复书写,料想友人送银杏没有藏私之意,我毫无猜疑。只是发愁这样美好的馈赠难以继续,恳请友人给我几棵树苗栽在山中。

逐句剖析

"错落朱提数百枚":错落有致的银杏有几百颗,

# 朱提:山名。在今云南昭通,盛产白银,世称朱提银。亦用作银的代称。此指银杏。

"洞庭秋色满盘堆":如同那满满堆积在盘中的洞庭秋色一般。

"霜余乱摘连柑子":霜后随意采摘银杏还连带柑子,

"雪里同煨有芋魁":下雪天里把银杏和芋魁一起煨烤。

# 芋魁:芋的块茎。

"不用盛囊书复写":银杏不用像珍贵书籍那样盛于囊中反复书写,

"料非钻核意无猜":料想友人送银杏没有藏私之意,我毫无猜疑。

"却愁佳惠终难继":只是发愁这样美好的馈赠难以继续,

"乞与山中几树栽":恳请友人给我几棵树苗栽在山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谢济之送银杏》是明代诗人吴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友人济之赠送银杏一事展开。首联描绘友人送来众多银杏,如洞庭秋色般堆满盘中的情景。颔联进一步描述霜后摘银杏、雪里煨芋的惬意场景。颈联表明对友人不小气的认可,心中毫无猜忌。尾联则流露出不舍,希望能得到几棵银杏树栽种。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馈赠的感激和对银杏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

吴宽(1435?~1504),明代文学家。字原博,号匏庵,世称匏庵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成化八年进士,授翰林修撰,官至礼部尚书。卒后赠太子少保,谥号文定。吴宽少壮好学,老而弥笃。其力攻《左传》《汉书》,研习唐宋大家之诗文,最喜苏轼。其文“不事追琢,独严体裁,蕴籍简淡,理致悠长”,诗则“用事浑然天成,不见痕迹”,自成一家。其书法学苏轼,尤工行书。有诗文集《匏翁家藏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银杏,又称白果,它堪称一种极为优质的滋补食品。若能经常食用银杏,有助于扩张微血管,让血液循环更为顺畅。长期坚持,可让人的肌肤变得愈发红润,整个人也显得精神焕发,充满活力。每年银杏上市,苏州人常把银杏当作情谊深厚的馈赠佳品,用以赠送亲朋好友。这位主人在欣然收到友人送来的白果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以表感谢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开篇,将友人送来的银杏比作错落有致的数百枚朱提,仿佛满满一盘堆积的是洞庭的秋色,突出银杏数量之多和色泽之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表达对友人厚礼的惊喜,奠定了全诗感激的情感基调。颔联:“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诗人回忆与银杏相关的生活场景。霜后随意采摘银杏,还能连带柑子;下雪天里,将银杏与芋魁一同煨烤。这两句诗描绘了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展现出银杏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也体现出诗人对银杏的熟悉与喜爱,从侧面反映出对友人送银杏的珍视。颈联:“不用盛囊书复写,料非钻核意无猜”,此联运用典故。前句反用东方朔为汉武帝照明读书的典故,后句否定陆凯藏核不使人种的行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理解与信任,认为友人送银杏纯粹是出于情谊,并无其他复杂心思,进一步深化了与友人之间的感情。尾联:“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诗人直接表达内心担忧,担心友人如此美好的馈赠难以持续,于是希望友人能给自己几棵银杏树苗,栽于山中。此联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表达出对银杏的极度喜爱,希望能长久拥有银杏,使诗歌的情感真挚而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任淳《出塞曲二首其一》

下一篇:明·杨宛《愁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