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江头红蓼花":因为喜爱江头那红色的蓼花,
"秋来独作草虫家":秋天到来时(蓼花)独自成为了草虫的家园。
"寻香粉蝶应随梦":那追寻花香的粉蝶应该是随着梦境(在飞舞),
"采蜜黄蜂不趁衙":忙着采蜜的黄蜂却不像官吏那样去应“官衙”之召。
"络纬语残凉露滴":络纬(纺织娘)的叫声渐渐停歇,清凉的露水在滴落,
"蜻蜓立困晚风斜":蜻蜓伫立着,仿佛困乏了,在晚风中倾斜着。
"画图水墨惊初见":初次见到这幅水墨画图感到十分惊讶,
"却似扁舟过赤沙":却好像自己乘扁舟经过那赤沙一样。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刘基(1311~1375),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字伯温,号犂眉公,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不久弃官隐居。明朝时应召,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赐归乡里。追谥文成。刘基与高启、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作品前期多表现人民苦难,抒发报国拯民之志;后期多歌颂承平和叹老伤怀。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不事绮靡。词作结集为《写情集》,以抒情言志为主,表达济世拯民的情怀。写景状物、摹山范水之作较少。散文成就在明初与宋濂并称,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风格古朴浑厚。主要作品有诗《感怀三十一首》,寓言杂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等。著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后皆被收入《诚意伯文集》。
1. 写作手法
拟人:“寻香粉蝶应随梦,采蜜黄蜂不趁衙”将粉蝶赋予“寻香随梦”的人的行为和情感,黄蜂“不趁衙”也仿佛有了人的生活习性,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动静结合:“络纬语残凉露滴,蜻蜓立困晚风斜”中“络纬语残”是动态描写,“蜻蜓立困”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展现出画中场景的生动和丰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虚实结合:“画图水墨惊初见,却似扁舟过赤沙”,“画图水墨惊初见”是实写眼前的画,“却似扁舟过赤沙”是虚写由画引发的联想,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2. 分段赏析
首联“为爱江头红蓼花,秋来独作草虫家”,诗人直接表明因喜爱江头的红蓼花,想象秋天时草虫以蓼花为家,奠定了对红蓼花及草虫世界的喜爱基调。颔联“寻香粉蝶应随梦,采蜜黄蜂不趁衙”,通过拟人手法,细腻地描绘粉蝶寻香、黄蜂采蜜的情景,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和行为,体现出画中生物的自在与灵动。颈联“络纬语残凉露滴,蜻蜓立困晚风斜”,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络纬语残”的动态与“蜻蜓立困”的静态相互映衬,同时“凉露滴”“晚风斜”营造出秋夜的清冷氛围,使画面更加生动。尾联“画图水墨惊初见,却似扁舟过赤沙”,写初见这幅水墨画图时的惊讶,以及由此联想到自己仿佛乘扁舟经过赤沙的情景,表达了对画的独特感受,由画及己,深化了诗歌的内涵。
上一篇:明·袁宏道《十六夜和三弟》
下一篇:明·李东阳《臣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