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中芳草生":长信宫里面,香草已经生长出来,
"晚风独立正含情":在傍晚的风中独自站立着,心中正怀着某种情意。
"时颦柳叶听龙驾":时常皱起像柳叶般的眉毛,倾听帝王的车驾声,
"谁隔桃花吸凤笙":是谁隔着盛开的桃花,吹奏着凤笙。
"金屋半开春寂寞":华丽的宫殿半开着门,春日里透着冷清孤寂,
"珠帘不动月分明":珍珠帘子静静垂着没有晃动,月光明亮清晰。
"烧残蜡炬虚长夜":蜡烛燃烧殆尽,漫长的夜晚空自流逝,
"遮莫同心结未成":大概是象征心意相通的同心结没有打成吧。
明代文学家
谢榛(1495~1575),明代文学家。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早年苦学诗,西游彰德受到赵康王礼遇。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谢榛与李攀龙、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结诗社,并称“后七子”。其倡导取法盛唐,为诗以律绝见长。后遭王攀龙排斥,客游于秦、晋藩王间,颇受尊崇。他一生未仕,力主诗摹盛唐,诗风婉然唐音。著有《四溟山人集》《四溟诗话》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长信宫中芳草生,晚风独立正含情”,此联以“长信宫”点明地点,“芳草生”描绘出宫中草木生长的自然景象,透着些许生机。“晚风独立”刻画人物姿态,一个“正含情”则勾勒出人物内心蕴藏着某种情感的状态。语言平实,通过景物与人物动作的结合,营造出宁静中带着一丝怅惘的氛围。颔联“时颦柳叶听龙驾,谁隔桃花吸凤笙”,“时颦柳叶”以柳叶比喻眉毛,细致描摹出人物不时蹙眉的神态,“听龙驾”则点出其动作背后的期待;“隔桃花”“吸凤笙”描绘出远处有人在桃花掩映下吹奏凤笙的景象。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物的期待与远处的乐声相结合,形成对比,既展现了人物的细微情态,又以乐声反衬出周遭的安静。颈联“金屋半开春寂寞,珠帘不动月分明”,“金屋半开”“珠帘不动”是对宫中景物的描写,展现出环境的静谧;“春寂寞”直接抒发感受,“月分明”则描绘出月光皎洁的景象。以景物的静来衬托“春寂寞”的感受,借景抒情,抒发了心中的寂寞。尾联“烧残蜡炬虚长夜,遮莫同心结未成”,“烧残蜡炬”是眼前实景,蜡烛燃尽的画面透着时光流逝的意味;“同心结未成”则是一种推测,点出人物心绪的由来。此联以实景起兴,将长夜的漫长与内心的失落相联系,借具体事物传递出人物的无奈之情。
上一篇:明·郭登《普安道中》
下一篇:明·李祯《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