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ǎo

朝代:明作者:谢榛浏览量:3
qín
guān
zuó
shū
guī
bǎi
zhàn
láng
cóng
liú
wēi
jiàn
shuō
píng
ān
shōu
lèi
tóng
shù
xià
dǎo
zhēng

译文

秦关那边昨天寄回了一封家书,在战场上历经无数次战斗的丈夫,正跟随刘武威从军征战。听说他一切平安,妻子终于止住了泪水,在梧桐树下捶捣着要寄给丈夫的出征衣物。

逐句剖析

"秦关昨寄一书归":秦关那边昨天寄回了一封家书,

"百战郎从刘武威":在战场上历经无数次战斗的丈夫,正跟随刘武威从军征战。

"见说平安收涕泪":听说他一切平安,妻子终于止住了泪水,

"梧桐树下捣征衣":在梧桐树下捶捣着要寄给丈夫的出征衣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捣衣曲》是明代谢榛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二句以家书寄回之事引出丈夫从军的处境,寄寓着妻子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之情;后两句则通过妻子得知平安后的情绪变化与具体行动,展现出她对丈夫的关怀与思念。此诗语言极平实,而情感极浓厚,包含着非常细腻的家庭情感内容,表达出了寻常夫妻间的牵挂与温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

谢榛(1495~1575),明代文学家。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早年苦学诗,西游彰德受到赵康王礼遇。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谢榛与李攀龙、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结诗社,并称“后七子”。其倡导取法盛唐,为诗以律绝见长。后遭王攀龙排斥,客游于秦、晋藩王间,颇受尊崇。他一生未仕,力主诗摹盛唐,诗风婉然唐音。著有《四溟山人集》《四溟诗话》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秦关昨寄一书归”开篇便点明事件与地点。“秦关”是具有边塞意味的地点,暗示着丈夫所在的远方,“昨寄一书归”则清晰交代了家书刚到这一关键信息。这句看似平淡的叙述,却藏着妻子长久的期盼,家书的到来如同打破沉寂的信号,为后文情感的流露埋下伏笔,简单的语言中蕴含着对远方亲人消息的急切等待。“百战郎从刘武威”,紧承上句,交代了家书背后人物的处境。“百战”一词直接点出丈夫经历的战斗之多,凸显出从军生活的艰险;“从刘武威”则明确了他的从军归属,让人物形象更具体。此句通过对丈夫经历的描述,既展现了他所处环境的危险,也暗含着妻子对他安危的担忧,与上句家书带来的消息形成呼应。“见说平安收涕泪”,“见说平安”是家书带来的核心信息,也是让妻子情绪转变的关键;“收涕泪”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她此前因担忧而落泪,如今因得知平安而止住悲伤的状态。这里以简单的动作刻画,将妻子从忧虑到安心的情感变化清晰呈现,情感真挚自然。“梧桐树下捣征衣”,描绘了妻子在情绪平复后的行为。“梧桐树下”是具体的场景,梧桐常与思念相关联,为这一行为增添了抒情色彩;“捣征衣”则是妻子为丈夫准备衣物的举动,既体现了她对丈夫的关怀,也暗含着对丈夫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谢肃《长安坝》

下一篇:明·陈蒙《游虞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