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
yuán
bié
zhū
yán
guō
gōng
kuí

朝代:明作者:刘基浏览量:3
shuǐ
chuī
yān
sòng
zhōu
qíng
qià
shuǐ
dōng
liú
shí
duì
jiǔ
nán
wéi
chù
xún
chūn
zòng
yóu
lái
yún
tiān
miǎo
miǎo
qīng
fēng
luàn
dié
yōu
yōu
jué
lián
duǎn
liáo
lài
bái
mǎn
tóu

译文

轻柔的溪水泛起薄雾,送别远行的客舟,离别的愁绪就像这江水,默默向东流。此刻纵有美酒,也难消心中烦忧,何处能寻得春色,让我纵情畅游。雨散云聚,天空苍茫无尽头,蜂蝶纷飞,时光悠悠似永昼。最怜这短发稀疏,空自憔悴独守,一夜之间,白发如丝落满头。

逐句剖析

"细水吹烟送客舟":轻柔的溪水泛起薄雾,送别远行的客舟,

"离情恰似水东流":离别的愁绪就像这江水,默默向东流。

"此时对酒难为乐":此刻纵有美酒,也难消心中烦忧,

"何处寻春可纵游":何处能寻得春色,让我纵情畅游。

"去雨来云天渺渺":雨散云聚,天空苍茫无尽头,

"轻蜂乱蝶日悠悠":蜂蝶纷飞,时光悠悠似永昼。

"绝怜短发无聊赖":最怜这短发稀疏,空自憔悴独守,

"一夜如丝白满头":一夜之间,白发如丝落满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茶园别朱伯言郭公葵》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刘基的一首七言律诗,抒写与友人离别的深沉愁绪。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送别场景:轻烟笼罩的溪水、东流的江水,烘托出绵长无尽的离情;对酒难欢、寻春无处的感慨,更显内心的孤寂迷茫。后两联借风云变幻、蜂蝶纷飞的景象,暗喻世事无常与时光虚度,最终以“一夜白头”的夸张手法,将离别之痛推向极致。全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既展现了刘基诗歌的婉约风格,又渗透着对人生聚散、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刘基(1311~1375),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字伯温,号犂眉公,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不久弃官隐居。明朝时应召,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赐归乡里。追谥文成。刘基与高启、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作品前期多表现人民苦难,抒发报国拯民之志;后期多歌颂承平和叹老伤怀。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不事绮靡。词作结集为《写情集》,以抒情言志为主,表达济世拯民的情怀。写景状物、摹山范水之作较少。散文成就在明初与宋濂并称,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风格古朴浑厚。主要作品有诗《感怀三十一首》,寓言杂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等。著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后皆被收入《诚意伯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以“细水”“吹烟”“客舟”勾勒出朦胧凄迷的送别场景,“吹烟”二字既写水雾氤氲,又暗喻离情缥缈难捉摸。后句直抒胸臆,将离愁比作“东流水”,化抽象情感为具象画面,凸显其绵长无尽。开篇奠定全诗哀婉基调,离情如水流般不可逆转,隐含对人事变迁的无奈。颔联:离别之际,纵有酒亦难解愁(“难为乐”),转而发出“何处寻春”的迷茫之问。句中的“寻春”象征对美好与自由的向往,而“可纵游”的反诘则强化了现实的无助。此联反映诗人对人生方向的困惑,酒与春的意象对比,凸显精神世界的孤寂。颈联:“雨去云来”写天色变幻,暗喻世事无常;“天渺渺”拓展空间苍茫感。下句以“蜂蝶”的纷飞与“日悠悠”的漫长形成动静对比,表面写景,实则抒写时光虚度的空虚感。尾联:“短发”本已稀疏,却因愁绪“无聊赖”而“一夜白头”,以夸张手法极言离别摧心之痛。“如丝”喻白发细腻,将无形愁思化为触目惊心的视觉形象。从离别的具体场景上升到对生命短暂的慨叹,白发既是生理变化,更是精神衰老的隐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止庵法师《万竿烟雨图》

下一篇:明·全室宗泐《晚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