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巷幽深白日长":门前的小巷幽深静谧,夏日的白昼显得格外漫长,
"清风时洒玉兰堂":清凉的微风不时地吹拂,洒落在这玉兰盛开的厅堂之中。
"粉墙树色交深夏":白色的墙壁与绿树的颜色相互交织,交融出盛夏时节浓郁的氛围,
"羽扇茶瓯共晚凉":手持羽扇,端着茶碗,在傍晚时分一同享受着清凉的时光。
"病起经时疏笔研":自从病好之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拿起笔和砚台了,
"晏居终日懒衣裳":整日悠闲地在家中闲居,连整理衣裳这样的事都懒得去做。
"偶然无事成愉惰":偶然间清闲无事,看起来似乎变得有些偷懒懈怠了,
"不是栖迟与世忘":但我并不是要隐居避世,从而忘却世间的一切啊。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1. 分段赏析
首联:“门巷幽深白日长,清风时洒玉兰堂。”首联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描绘出一幅夏日深院的静谧图景。“门巷幽深”勾勒出居处的环境,给人以幽静之感;“白日长”则突出夏日白昼漫长的特点。“清风时洒玉兰堂”一句,“清风”带来凉爽,“玉兰堂”点明具体场所,清风不时吹拂,使幽静的环境更添几分闲适,奠定了全诗悠然的基调。颔联:“粉墙树色交深夏,羽扇茶瓯共晚凉。”颔联从色彩和生活场景入手,进一步展现夏日风情。“粉墙树色”相互交织,色彩鲜明,生动呈现出盛夏的浓郁氛围;“羽扇茶瓯”选取夏日纳凉的典型事物,傍晚时分,手持羽扇,品茶消暑,将诗人惬意的生活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突出了夏日生活的闲适与美好。颈联:“病起经时疏笔研,晏居终日懒衣裳。”颈联转而叙述自身状态,写诗人病愈后,很长一段时间疏于笔墨,整日闲居家中,连衣裳也懒得更换。“病起”交代了身体状况,“疏笔研”“懒衣裳”则通过细节描写,真实地刻画了病后慵懒、闲散的形象,从侧面反映出诗人此时悠然自在、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尾联:“偶然无事成媮惰,不是栖迟与世忘。”尾联直抒胸臆,点明主旨。诗人坦言自己偶然的清闲无事,看似懒惰,并非是真正想要隐居遁世、忘却尘世。这两句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并非消极避世,只是在夏日里暂时享受这份清闲,含蓄地透露出诗人内心仍有关注世事的一面,为全诗增添了一层耐人寻味的深意。
上一篇:明·米云卿《秋柳诗八首其一》
下一篇:明·米云卿《秋柳诗八首其一》